第249章 灵晶换地,风云际会

墨行泊好飞剑,走近宅院大门,只见一对早已斑驳的双开门敞开。

门楣之上悬挂一方牌匾,其上书写四个古篆大字——沧澜书府。

步入庭院,几株年岁沧桑的丹桂矗立其间,一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正躬身打扫落叶,举止虽缓却沉稳有力。

“您便是季老前辈吧?”墨行屈膝施礼,以敬意问道。

老人停下手中的扫帚,回首看向墨行,眼中满是讶异之色。

“正是老夫,年轻人,你寻人还是欲览藏宝阁乎?”季老先生问。

“晚辈久仰大名而来,敢问前辈,此处可容探访否?需购入观令牌吗?”墨行请教道。

“无须,只需留下尊驾的身份令牌及联系方式便可。”言罢,老人迈至阶前,递上一本访客登记册与一支灵墨笔。

墨行浏览一番登记册上的名字,时间跨度极大,显然此地已鲜少有人来访。

填毕信息,墨行将登记册交还季老,并询道:“如此,晚辈是否可以进内参观呢?”

“踏入宝阁,尚需换上防尘鞋套,若无,老夫这里有备。”季老先生取出一双晶莹剔透的辟尘鞋套递予墨行。

墨行穿上鞋套步入并不算宽敞的大堂,相较于寻常宝库的辉煌壮观,这座藏宝阁显得质朴内敛,入门映入眼帘的并非奇珍异宝,而是整洁得纤尘不染的大堂中央。

高悬于大堂正中的匾额之上,书写着前清帝皇庆帝的手迹。

“那是庆帝陛下南巡之际,偏爱在此书府研读之时亲笔留下的提名。”季老先生随墨行一同步入,边走边解说道。

“前辈,贵府所陈列的文物皆为何类?”墨行好奇发问。

“看来施主尚未事先了解一二,便让老朽引领一观吧,这边请。”季老说着,引墨行自一侧步入。

这座藏宝阁内展示的文物多为历代封修王朝的典籍、书画及文房四宝等物,虽非赫赫有名之宝,却件件保存完好,岁月未曾侵蚀分毫。

季老先是向墨行介绍了其中一本书卷……

这部着作乃是由炼道大师梁氏所撰的大夏古建灵韵录,详尽阐述自夏皇纪元直至清灵王朝的各朝各代修炼者建筑之风范,乃至蕴含神秘阵法与构建秘术。

“此稿真迹,其他馆所展示皆为其副本。”季太虚长老言道。

“如此典籍,确乎是修真界的至宝啊。”墨行沉吟道,眼中闪烁着敬畏之色。

季太虚长老见墨行兴趣盎然,便引领着他游历馆内,并耐心地为其解读各中奥妙。

“此卷为某先祖手泽,此砚台曾为某先贤研磨仙丹之用,而此羽毫,则为昔年某仙师撰写《玄灵天篆》时御用之物。”

墨行问:“长者,据说此馆传承自尊祖父之手?”

“确切而言,始于我曾祖父之辈,彼时他在此开创了一间灵修学堂,而后逐渐发展壮大成一座修真学府。”季太虚长老回道。

“及至我父执掌之时,此处已被划定为灵宝保护区,二十载之前,获南疆仙境官方认可,才终得正名为修真博物宫。”

墨行听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些藏经画卷,无不是世间罕见之珍宝,您一族为此博物宫付出的巨大心血,令晚辈深感敬佩。”

“唉,只是现今世人鲜少光顾此地了。”季太虚长老感慨地道。

“对于这些古修士遗存,您可曾想过未来的安排之策?”墨行关切地询问。

“本欲传于犬子,但他不愿一生受困于这道观之内,年轻人自有他们的修行之路,只能随遇而安了。”季太虚长老语气中满是无奈。

说话间,季太虚长老已陪墨行绕馆一周,二人从另一侧回到殿堂之中。

“嘿,季老头,怎么还不出来给咱们几位前辈泡茶呢?这不是修真博物宫吗?摆谱也不能这么摆啊!”

庭院内传来一道粗鲁且无礼的声音。

“这几个浑小子,又来捣乱!”季太虚长老脸色一沉,疾步入殿门,站定门槛之上,怒目瞪向下方五六名挑衅之人,墨行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