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榆林镇现任总兵官侯世禄,参加过辽阳之战和宁锦之战,战功显赫。"
此去陕西,果真是任重道远,无比艰难。
杨嗣昌听了老父长篇累牍的唠叨,不禁胆寒不已。
杨嗣昌就要赴任了,朱由检在平台召见他。
杨嗣昌开门见山问道:"臣此去陕西,朝廷给臣多少钱粮?"
朱由检笑道:"怎么全都是向朕要钱的。"
杨嗣昌:"这就是君父的苦处。但臣做着三边总督,不得不替三边将士说话,三边的将士太苦了。
朝廷欠了榆林镇四十七万白银,欠了固原镇三十九万两白银,欠了宁夏镇二十六万两白银,皇上准备什么时候还?"
朱由检脑袋嗡嗡响,抄家抄来了五百万两白银,那是拿来度日的钱。
假如给杨嗣昌一百万,就只剩四百万了,就算再省吃俭用也养不活十万太监宫女十四万东厂、锦衣卫、亲军。
但是转念一想,陕西三边共三十六万军队,军饷欠不得。
朱由检满脸无奈,"朕从内帑拨给你。"
杨嗣昌十分欣喜,"谢皇上体恤。军饷是有了,赈灾的粮食朝廷能拨付多少?"
朱由检问:"你准备怎么发放粮食?"
杨嗣昌道:"臣仔细想过了,只办粥厂,不发粮食。大荒之年,粮食就是性命。层层发放粮食的话,不知道要过多少人的手,跑冒滴漏起来就没个谱了。"
朱由检十分赞许地说道:"很好!你想得很周到。你先去上任,我筹集五十万石粮食以后,火速给你送到陕西去。"
杨嗣昌很不放心,"粮食什么时候可以送到?"
"很快!"
杨嗣昌一点马虎眼也不打。
"很快是多快?陕西四百五十万老百姓,三十六万边军,全都嗷嗷待哺。手里没粮,臣这个三边总督兼陕西巡抚实在寝食难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