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苏周再问,苏时已经解释道:“因为两者的视角不一样。裴泫是站在全局局势发展的角度通权达变,而其他人是站在局部局势发展的角度因势利导。”
为了解释得更清楚,苏时举例道:“正如行军打仗,有佯攻、有诱敌、有埋伏、有强攻种种手段。一个将军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指挥,那么该牺牲的一定要牺牲,该隐忍的必须隐忍,该冲锋的就绝不能后退。”
苏周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裴泫一死,相当于再没有人纵观大局来指挥这场战争,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每一个人都从对自己有利的情形因地制宜,这场战争反而会输。”
周瑾和秦之道也完全明白了苏时的意思,神情也渐渐变得有些轻松。
不过这时苏周又问道:“不过以裴泫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死之后,一定会安排人替代他的位置。”
苏时淡淡说道:“那就要看这个人有没有能力替代裴泫,能不能应对接下来的变局。”
最后他总结道:“临阵换将本来就是大忌,所以我说裴泫的死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对于这个结论,周瑾他们不约而同点了点头,然后周瑾又问道:“那么主动权呢?为什么你会说主动权也在我们这里?”
他们根本不知道裴泫的计划是什么,更不知道是哪些人来执行。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苏时还要说主动权在他们手中?
苏时道:“目前京城的局势很微妙,大皇子和二皇子势均力敌,而且几乎所有的势力都已经各择其主,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而裴泫正是看到京城这种局面,加上太子之位的诱惑,我相信只要点一把火,两方一定会大打出手,而且是全面出击,到那时候局势根本无法控制。”
周瑾、秦之道和苏周在静静的听着。
“所以这把火绝不让裴泫先点,因为他知道这把火点在哪里最旺。既然不能让裴泫先点,那么只有我们先发制人,点燃这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