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灶户贱籍吃不饱,煎盐爱用笨铁盘

在这一大片空地上,架着很多大铁盘,不断有人担着柴草过来,有人控火、有人加水,忙得不亦乐乎,烟气氤氲、热气腾腾。

“大人,这里就是第三道工序煎盐。比之直接煎海水,经过制卤工序的海水盐分浓度很高,可以节约更多柴草。

咱们这三沙岛,迎着江水的洲头,芦苇荡生长迅速,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柴草。”

这柳元也是个妙人,嫌弃讲解还不够直观,干脆选了一个即将煎好盐的大铁盘处,请林如海近前观看。

“大人,此物名为盘铁,一角盘铁一昼夜煎盐六百斤。

然而,此物要想充分运转起来,需要灶户成团各自分工,卤水、柴草、火候都做到恰当,方可使得此物发挥最大。

小人愚笨,以为这正是本朝盐政根基。请大人斧正。”

“你既然有此见识,我且问你,煎盐之法中,盘铁是否最优?”林如海问道。

柳元一怔,自己难道选错了切入点?大人为何如此问询?这盐政方略此前都是以此为核心周转,难道林大人有别的想法?

这柳元心思活络了一会儿,赶紧回答林如海的问题,上官有问不可怠慢。

“大人,单从煎盐看,锅?产盐品质更高、产量更高,而且锅?制作成本低了很多,大约五六两银子就可置办。若是广泛采用此物,实验成本降低、出产也可以提高。

但是,大人,小人深知盐政根本,这锅?对于盐政的稳定确实有很多害处,最严重者私盐泛滥,稍微富裕一些的灶户就可私下煎盐,根本难以掌控。

因此,小人以为,本朝盐政一直少量使用锅?、大量使用盘铁实在是善政。”

林如海又问:“你可知两淮盐引额定多少?而者两淮实际产盐又是多少?”

“两淮盐引额定大约七十万引,每引二百斤,合共一亿四千万斤。至于两淮实际产盐究竟为多少,小人,小人实在不知,请大人责罚。”

“你能够说出不知来,也算是个明白人吧,此地并非朝堂,你我当畅所欲言,无需遮掩。”

林如海把这柳元逼迫到了墙角,若是再不说些明白话,这就叫做不识抬举。

柳元心中一惊,这位林大人刚刚上任,恐怕是下任伊始准备大展拳脚?

“大人,小人确实不知,只能猜测一番,根据小人的一些了结,每年两淮实际产盐可能在二百万因以上,甚至三百万引以上?”

“哦,你凭何估算?”

“启禀大人,小人依据丁口估算。这两淮地区山川湖泊丰富,地貌复杂,丁口藏匿极其容易,单说这崇明县,小人估计实际丁口是在册丁口的两倍到三倍。”

“两倍到三倍?如此夸张?”林如海震惊了,怎么可能隐匿如此巨量人口?

“并不夸张,大人。瞒报丁口对于富商大户实在是巨利,这种事情不可能禁绝的。

丁口虽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还有其它因素影响不小。

朝廷额定成年丁口每人每年配给三斤食盐本就太少,食盐用途非常广泛,实际需求也要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

“为何无人管制、查抄、举报?”林如海皱着眉头,恐怕这是大家都知道秘密,大家基本都不用藏着掖着,甚至可能明目张胆。随口问了一句明知故问的问题。

柳元当场有些迷糊,如此看来林大人是要秉承刚正不阿的道路?不妥不妥,此乃取死之道,看林大人可能是个好官,自己应当奋力规劝一番才是。

“大人,万不可对此事过于认真,若是因此大人有了什么闪失倒是小人的过错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看看天下官员的出身、来历、密切往来者是谁,基本就应当明白,官是士绅家的官,从何处来自然维护何处利益。

大人,您千万别急怒攻心认了死理才是!”

林如海点头,此人倒是不错,可以先用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现在是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今天晚饭前,你举荐一人接替督盐官之职,我会予你扬州盐道御史衙门的职位,你看如何?”

柳元听明白了,也知道其中凶险。然而进士出身的他因为家境贫寒又不愿意做很多无德事情,于是被孤立、被发配到如此偏僻的地方当一个小官。

历经多年煎熬的他,此刻对于马屁一类再无拒绝,现实总会压弯你的头颅,让你低头。

此次,柳元半分抗拒没有,倒头就拜,磕头砰砰响,说道:“承蒙大人不弃小人愚鲁,从今往后小人必将唯大人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