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校长的意思,张喆被暂时安排在了高一一班。安顿好张喆之后,马老师就回到了县初中,向校长汇报张喆的情况。对于自己的这个福星,校长是一万分的关心。
学校的军训开始了,县武装部专门派来了十几个业务素质都比较好的老兵,武装部长专门来到学校,参加了军训启动仪式。
张喆和同学们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军事化训练,在教官的严格训练下,他一丝不苟的做着每一个动作,认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真正认真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军训,张喆也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军训汇报之后,学校为张喆专门召开了一次评估会,校长亲自参加,由闫主任组织高三几个学科的老师来进行评估。
整个会议室里,除了张喆个一学生,剩下的都是老师。这和学生的考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评估由闫主任主持,校长就坐在那里,眯着眼睛,想看看这个学生能够给自己什么惊喜。
闫主任不由得紧张的起来,他可不希望老同学马老师害自己在这么多老师面前丢人。在张喆的要求下,做完一科就直接做下一科,这样比较节约时间。
这些老师们也都对这个学生充满了好奇,题自然都动过手脚,是往年比较难的题,然后又加上了自己的私货。
张喆相对来说比较冷静,第一门测试卷是英语,以前的大难题,现在对于张喆来说有点小儿科。在马老师和思思的帮助下,张喆的口语和听力突飞猛进的进步,甚至和思思进行通话的时候,刻意的全程英语交流。思思为了张喆,还托妈妈从英国带回来英语报纸和刊物,培养张喆的语感和词汇量。
毫无悬念,除了二十分钟的听力之外,张喆开始了答题,基本上看完题答案就出来了。在张喆的学习中,没有什么语法,只有语感,基本上只要是读完了题,连答案不用看,他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英语写作更是小菜了,张喆背诵了大量的英语名段,在写作的时候,他能将中文腹稿快速翻译成英语语句,书写流利,一气呵成。旁边的英语老师眼睛都看直了。五十分钟,完成了答卷,张喆讲卷子直接放到了边上。
第二门测试卷是数学,这份数学卷子的难度要比平时高考难度增加百分之三十左右,有大量的超纲题,这难不倒张喆。超纲学习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技能,只有超前学习,甚至用大学的数学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加上张喆平时口算能力突出,记忆力又好,很多做题甚至不用计算,莲草稿纸都没怎么用,一份卷子在四十五分钟就结束了。他的大脑高速的运转着,每读过一道题就在大脑中进行着高速的计算。
一般的学生在做题时,最大的问题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到了计算上,这和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做完题就放到一边,甚至不再看一下。张喆不一样,同时用几个方法做完后,还要在脑子里再复盘一下,有时候,所谓的技巧其实就是最笨的办法。
数学老师拿着自己可能都无法完全完成的卷子,皱着眉头,在那里仔细地对着答案,甚至拿出草稿纸不停地验算,从鸡蛋里挑骨头来看错误在哪里。
第三门测试卷是语文,张喆首先打开作文,大概酝酿了十分钟左右,就开始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他的写字速度在平时进行了加强练习,又好又快。这个平时学生们容易忽略的技巧被张喆给拾了起来。答语文,笔速很关键,不仅能够挣卷面分,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时间进行思考。
做完了作文题,张喆开始答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两个类型就简单了许多,基本上读完就答。阅读理解是很多人的拦路虎,其实主要的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张喆在最近两年,按照张田昕提供的书单,已经读了大量的中外名着,甚至一些枯燥的小众文学也有涉猎。常年的积累让他的理解能力要比普通的学生强得多。做完了语文,校长建议午饭后再进行评估。
一早上紧张的答题,张喆的体力消耗也比较大,他一个人到了食堂,打了两个人的饭量,不顾周围学生惊奇的眼光,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了又打了一份小米粥,一口气喝得干干净净,然后才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皮,感到舒服了许多。
张喆没有午休的习惯,他就在学校里转了转,县里的高中环境是镇里初中没法比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县里更加突出,这里整齐的宿舍,高大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操场,镇里的孩子只要来县里的时候才能见到。
就是食堂也不一样,好多的窗口让学生有很多的选择,营养上就要比镇初中好多了。好在张喆在饭菜上不讲究,只要能吃饱就行。
下午的考试就不太紧张了,对于校长来说,只要数学和英语达到了要求,其他的学科就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