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门不到五十步,满朝的文武列队前来相迎,他们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不论谁胜,出来迎接总归是没有错的。
张喆看着这些文武官员,心中不禁感慨,大家关心的,都是那一把椅子,至于上面坐的是谁,他们一点都不关心。
这些权力集体只需要坐在位子上的人能够听自己的话,满足自己的利益,至于是谁,好像也不是多么重要,关键是听话。
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张角,结束了这兵戈之事,剩下的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了。
大队行至皇城入口处,一个官员就走了出来,直接来到张角身边,一顿耳语。
张角连连点头,然后按照着王上的古制,行着大战归来的仪式。
繁琐,无聊,乏闷,这士兵们本来就是粗人,听着老夫子的说教与无边无际的吹捧,除了张角本人外,还真的少有人认真地听着。
张喆听得烦了,可也没有办法,既然想进入,就必须过这一关,要不给你来个不守祖制,这舆论上就落下了半截。
张角接过来的是别人的天下,他再怎么厉害,外边的兵再怎么生猛,最后还得在这个皇城圈子里混。
你,怎么都离不开这些墙头草,永远站在规矩和道德的天花板上,绑架一位王。
张喆熟读历史,他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年,靠的不是哪个王,靠的是从上到下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也是一副枷锁,深深套在王的脖子上,连转个头都是一种奢望。
张角执掌天下大权,从男人的角度来看,抵达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他将进入一个新的牢笼,
进入到皇城,张喆感到张角在这些权臣的裹挟下,很快就会变质。
但是,有一条是无法改变的,百姓手中的土地已经根深蒂固,这也是张角能够得天下的根本,这将会是国策,延绵不绝,在世世代代的传袭中,得以保留。
这一条保留,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安居乐业,一个朝代的周期就会延长,国家和百姓所遭受的罪就会少一点。
当然,这是张喆的一厢情愿,历史,总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偏差。
至于张角在朝堂与那些臣子们的拉锯,那就是他的造化了。
曹轩是个难得的聪明人,大战之后,他在朝堂上,将所有的军功全部归结到张角身上,在众臣心目中奠定了张角的地位,然后,他做出了一个举动,让众臣大跌眼镜。
请辞归省。
不论那些同僚们怎样挽留和相劝,曹轩坚持己见。
张角见状,则给了大大的封赏,前脚得了封赏,后脚就分给了封底的百姓们,冠以张角之名,随后,百姓的联名信便来到了朝堂,当着众臣的面,那宣读感谢信的朝官也是铆足了劲,硬是在大堂上喊出了百姓心声。
随即,下面有人恭贺,有人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