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唐史

郭宗宜听了以后,就来了精神,立马询问他们的争论结果。

魏仁浦回道:“这,臣等也无法定论,请皇上示下。”

郭宗宜想了一下,然后说道:“首先我要给你们纠正一个观点,我认为,史书的作用,是将历史事件完整的记录下来,不要参杂任何个人的观点和情绪,是非功过自有后人来评,我感觉以前的史书,大多都包含有个人的观点和情绪在里面,这样对于历史的记载就不很公正,这也不符合史家的观念,所以你们在这里争论这些,就已经偏离了编史的初衷。”

众人听了以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立马躬身回道:“皇上圣明。”

然后郭宗宜继续说道:“抛开你们编史的身份,我在这里说一下我关于历朝历代的皇帝的一些认识。我觉得对于一个皇帝的评价并不能以简单的一个明君或者昏君就能概括的。”

“皇帝也是一个人,只要是人,他就有喜怒哀乐,就有优点和缺点,不可能一个人永远都只有优点,也不可能只有缺点,所以应该将其分开来说,功是功过是过,功不能抵过,过也不能掩功。”

“就拿你们争论的这两个人来说,李世民你们争论的一点,就是他的玄武门政变了,关于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以是否是正义来定论,当时情况特殊,那是你死我亡的皇位争夺,或许是他本身就想要当皇帝,或许是他的功劳太大,手下的文臣武将无法安抚,迫不得已只能夺取皇位,总的来说玄武门政变已经发生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人都是趋利的,也都是惜命的,这点无可厚非,所以里面的功过是非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实证明,他的皇帝做的还是很好的。或许李建成当皇帝能做的更好,但是那终究是个假设而已。”

“再说李隆基,他的功过是非,同样是要分开来说的,前期是明君,后期是昏君,这里面的功过是非,谁又能完全说清楚呢。”

“更何况,唐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武则天,她的功过是非,又该如何评价?我记得她的墓碑上面空无一字,这又何尝不是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

“再往前推,你看看杨广,他同样是有功有过的,一个炀字,就将其打入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这又何其悲哀,就拿大运河来说,后世我们这些朝代,哪个该说没有享受到这方面的好处?”

“再纵观历史,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真正是太子顺利继位的皇帝又能有多少?尤其是那些开国皇帝的太子,哪个能有好下场的?你们能说那些开国皇帝不是明君吗?为何再太子身上集体会犯这种问题?所以说功过是非正常记载就可以了,我们只是记载历史的人,不是评价历史的人,当你们抛开了这个身份,再去评价历史吧,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将历史原模原样的记载下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