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年,蜀国天平四年。
在整个雍州已经卷入一场大战,而且战火已经燃烧了大半年的情况下。荆州也不愿意闲着,终于开启了另一个战场上的战斗。
在荆州北部的南阳郡、上庸郡(按照蜀国律法,上庸实乃是一郡,包含了房陵等地区)驻扎的蜀国太尉张卫。为了尽可能帮助好侄子分担一些雍州的压力,他选择了主动进攻,亲率儿子张清、军中猛人李逵等,点兵一万,向着南阳郡的治所宛城进发。
(张富:听我说,谢谢你,好叔叔!)
张卫人家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出发呢,他也是做了不少功课,虽然都偏科了吧。张卫根据‘可靠消息’提示,现在南阳郡治所宛城里的曹军都去支援雍州了。宛城空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所以,张卫就这样水灵灵地带着一万部曲,向着宛城进发了!值得一提的是,张卫这一万部曲中,可是有不少属于当年张鲁来汉中时带的人马,在五六年前就跟随张卫出征,南下了上庸,然后便一直驻扎在此地。
而其他人马,也是张卫在这几年里陆陆续续征募的,人数没有太多还真不能怪他——毕竟上庸、汉中这一片的精锐好兵源都被陈庆之给征募走了,而且陈庆之的征兵模式简单粗暴,基本都让好多家庭给绝户了。所以,上庸至今都没缓过来劲,实在没多少人口再征兵了。
张卫也一直就一万多人的规模部曲,在上庸驻扎了五六年。上庸这个地方太过于特殊了,别看荆州、雍州那几年打得火热,而上庸平常还真没啥战事。张卫清闲得一批,自己总觉得是在养老了。
可是张卫一片忠心,他实在不愿意就这样养老。于是乎,蛰伏了这么多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好机会,他肯定不愿意放过。家底尽出,准备来一个奇袭宛城。
甚至在出征途中,他都开始幻想这一仗收复宛城,皇兄该会多么高兴呢,到时候自己再混个王爷,就真回成都养老了,部曲给儿子带着。儿子张清这么多年跟在自己身边,本事确实比自己大,也可以放心了……
就这样,张卫在本身脑子都不太够用的情况下,带着全部家底儿出发了。再加上他本身又是贪功心切,没有跟法正或者岳飞说过此事,属于擅自行动。几乎没有任何意外,在宛城中了曹魏的关门打狗之计。
在魏国太子曹昂的率领下,被魏国名将天团之一,于禁、乐进、程昱、郭嘉等人狠狠上了一课。
这一课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呢,就这样说罢,张卫自己这二流水平功夫,都被迫在绝境之中杀了几十名敌军。他浑身受伤多处,一度感受到了绝望,都想拔剑自刎了。幸好在城外接应的儿子张清,貌似杀了进来,将便宜老爹给救了出去。
在后续撤退途中,也幸得张清拼力厮杀断后,才勉强将张卫带了回去。这一战中,张卫的这些老部曲,当场战死有三四千人,剩下大概两千人被魏军俘虏,跟着他逃出来的仅仅只有三四千人罢了……
也很庆幸,在新野有着假节钺权利的尚书令法正,在得知张卫主动进攻的一瞬间,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陷阱了,连连大呼不好。
当即派索超、徐庶带兵五千沿着陆路向着宛城进发,派遣甘宁、张顺等水军将领,以三千水军,沿着汉江北上,走水路来到上庸郡。
这基本上已经算是新野除了守家军队之外,能动的所有机动人马了,法正丝毫不吝啬,全部倾巢而出。就是为了更好的策应,换句准确的话来说,是为了更好接应张卫吧。
同时,法正一连起草三封书信,一封将张卫的行动以及自己觉得是陷阱的这件事,派人送到雍州,告知张富!法正深知现在整个蜀国的重心都在雍州,其他地方只要不出事就是成功,他太害怕这边出事从而拖了太子的后腿!
第二封送到了成都,这封信里法正只做了一件事——弹劾张卫!他觉得张卫作为太尉,不能在大将军,太子严令‘其他地方不要主动进攻’的情况下,不和大家伙商量,擅自出兵,这若是败了,牵扯到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第三封信,则是送到江陵,给到岳飞那里。岳飞现在是荆州将军,总览荆州军事,自然包括新野和上庸。法正将自己为什么先斩后奏动兵的情况向岳飞解释了一下,最起码该走流程还是要走的,同时也让岳飞准备派人来支援江北吧!
因为以法正的智力,他已经推测出来这次宛城之战可能引起最不好的结局了——那就是魏国会大败张卫,然后趁着兵锋强盛之势,反攻上庸,将上庸、房龄等地全部占领。若真是这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蜀国在江北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新野了,新野本就是一个县城,城池不大,而且这地方易攻难守。若是这座孤城真被曹魏四面围攻,新野则必丢无疑。
新野丢了,后续蜀国想从荆州跨江北上的唯一跳板也就没了,只能进行残酷的登陆作战,这种战斗所付出的伤亡则是比平地野战要多得多。非常不利于后面蜀国一统天下的大计,这也是张富为什么让法正待在新野的原因!
然后,蜀国汉江防线在没有了上庸后,会彻底失守,若曹操真想来一波大的,完全可以在上庸出兵,顺流而下,一天就可以到达襄阳!襄阳可是荆州的重中之重,坚决不得有失啊!
就算曹操不主动招惹襄阳,但占据上庸一带之后,对于汉江的水路权则肯定牢牢握在了手里。由于顺流而下的速度简直太快了,曹魏想打随时就可以打,就相当于襄阳上游一直悬挂着一柄利刃一样,永不得宁静。
最后还有一种最可怕的可能性。若是曹操真的拿出枭雄魄力,选择北上汉中呢?
公元201年,蜀国天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