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先生此话怎么说?”
贾诩这才一五一十的把韩遂的事情说了出来。
韩遂年少成名,十几岁就在凉州相当有威望。
举孝廉,做官,这些事情就跟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仕途上,也算一帆风水,进入洛阳后, 一身的才华, 一身的傲气。
但很快,韩遂的傲气就被磨平了,被打击的一塌糊涂。
因为整个朝堂的官员,都不待见凉州人。
朝堂之上,大多数官员都是关东士族,非常排斥边境官员。
相当于关东士族的一言堂,像凉州,并州,幽州,益州的官员,连说话的权利都没 有。
韩遂多次谏言,结果连个回音都没有。
甚至说,韩遂的谏言,连送到刘宏书桌上的机会都没有,全部被扣押。
白白蹉跎了将近十年,韩遂一气之下,罢官回乡。
利用自己的身份,开始布局自己的计划。
韩遂这一布局,就是十年光景。
终于是等到黄巾之乱这个好机会。
短短几个月时间, 一统凉州。
结果却被盖勋死死困在凉州,给皇甫嵩争取了时间。
韩遂那时候真是让盖勋恨得牙根痒痒。
西出凉州, 一路东进,只要拿下长安,就能威胁到洛阳。
韩遂还有成事的可能性,至少希望比黄巾军更大一些。
但可惜,盖勋太强,黄巾军太弱。
韩遂在朝廷的境遇,是各个边境士族的缩影。
别说韩遂了,就连当时名满天下的凉州三明,照样被折腾的半死不活。
一个死在狱中, 一个外逃,还有一个回家教书。
哪怕是立下汗马功劳。
不好意思。
没有用。
在关东士族掌权的朝廷,不论是你是边境武将,还是边境士族,永远没有出头之 日。
卢植,幽州人,天下有名的大儒。
在朝为官,顶了天的就是个六百担的尚书。
黄巾之乱时,让卢植出征,完全就是想要甩锅给卢植。
卢植在没有任何错误,只是第一时间剿灭黄巾军而已,立马下狱。
若不是皇甫嵩力挽狂澜,又给卢植求情。
卢植的结果,怕是不会太好。
而现在,李然身边的人,特别是边境地区这些武将,士族,为什么会这么团结?
因为李然就是在并州境内的上党郡开始发展,自身也只是白丁起家。
对关东人,边境人也从来都是一视同仁。
单就这一点,其实很多诸侯就做不到。
袁绍麾下的鞠义,率领先登死士,战败公孙瓒,获得界桥之战的胜利,这是多大的 功劳?
但就因为鞠义是个幽州人,现在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
最苦最累的活,鞠义上。
其他的武将,士族,跟着随便有点功劳,赏赐的比鞠义要丰富。
典型的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