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

戾太子冤狱对他晚年心态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武帝末年政治转向在此已经初见端倪。

但是,心痛是心痛,继承人的事不能轻忽。

刘据死后,皇三子刘旦上书父皇,自愿进京担任皇宫保卫,希望能够被立为太子,汉武帝大怒,立刻杀了刘旦派来的使者,并削其三县。

皇四子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行为举止毫无法度,没有被立储。

皇五子刘髆是李夫人所生。征和三年,李夫人外戚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谋划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之后,在刘彻崩逝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数来数去,刘彻竟只找到了那位宠爱的幼子——刘弗陵可堪大任。

那时,刘弗陵才五六岁。

当然,这就是后来的故事了。】

刘彻倒没怎么在意自己后来挑太子挑了谁,毕竟自己可不会有什么巫蛊之案,自然也不会需要另挑太子。他只是有些惊奇自己的儿子们。

三、四、五……居然这么多?

好吧,其实相较于他活的年纪来说也不多,奈何刘彻现在几乎三十了都还没有一个儿子,拿这个比例去算自然算多。

有儿子就行,刘彻暗忖。

【本来,一个能征善战的帝王身后本就该有一个善于守成的继任者。就比如,无论当年秦始皇是否对公子扶苏的“仁善”怒其不争,但不得不说,当时的秦朝的的确确需要一个以仁善治国的继任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