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结构方面,辽东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这些传统产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和技术更新时,往往升级困难,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另外,虽然辽东在努力发展新兴产业,但相较于沿海地区和其他发达省份,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仍然有限,难以完全替代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还有就是,辽东省的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这导致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企业发展活力受限。
国有企业在面临市场变化时,往往调整较慢,难以迅速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同时,民营经济发展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省里经济的增长。
最后在外资利用方面,辽东省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时代。
相较于沿海地区,辽东外资利用水平仍然较低,这限制了省里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同时在国际贸易中,辽东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这限制了省内通过国际贸易来拓展市场和获取资源的能力。
总之,辽东省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发展上遇到很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张光磊书记接手辽东的时候,其实这艘大船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
距离抛锚,也已经不远了。
面对这样一堆烂摊子,张书记接手之后没有气馁,领导省里的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各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在他的有力领导之下,辽东省的经济情况也逐步有了好转。
特别是过去四五年的时间,辽东省的经济增速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在整个北方省份,都是独一份的。
虽说距离南方发达省份差距依旧明显,但这已经是辽东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张光磊作为省委书记,功劳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从年龄上来说,张书记也是正当年。
在很多人看来,年末开始的换.届,他更进一步的机会不小。
当然了,政治这种事儿,不到最后一刻都无法确定。
哪怕是张书记自己,所有工作都做到了最前面,也没办法确定自己未来走向何方。
这种情况下,他找夏天书记这个老朋友聊一聊,舒缓舒缓,也就完全能够理解。
不说张书记了,就是大伯林忠信,今年过年期间也是将家里人都召集到一起,深入的谈了谈自己的未来。
临近换.届,这些都是正常的。
就在李青云暗暗思索的时候,夏冰清就又开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