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军统局本部。
戴春风春风得意的哼着小曲,看着手里的文件。
不过,在进入办公室前,老戴还是表现的比较沉重的,心里十万分的得意也不好展露出来。
因为刚刚得到消息,美国人宣布了明年的援助金额。
本年度,国民政府从美国人手里拿到了一亿美元的物资,准确的叫法应该是:
援华租借物资。
按照国民政府最初的设想,新的一年,美国的援助物资金额应该会上涨——最次最次也是持平。
可美国人的结果却让国民政府欲哭无泪。
因为美国人宣布的援助金额,竟然只有本年度的一半!
直接砍掉了一半啊!
虽然美国人以驼峰航线运力有限为名削减了援助。
但根据调查,实际上却是因为美国人对国民政府不看好——美国援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拖延更多的日军,可浙赣会战以后,美国人对国民政府太失望了,所以对半砍了援助额。
其实在方案出来之前,国民政府这边就收到了风声,因为张安平早在浙赣会战后,就向军统局本部做出了示警,提醒美国人可能会削减援助,国民政府也进行过公关。
但美国人又不傻,不可能因为公关而增加援助。
这些,自然是坏消息,所以戴春风得一脸的沉重。
但这个坏消息的后头,却有一连串好消息——单单针对军统的好消息。
这也是戴春风现在春风得意的缘由。
具体的好消息是:
美国人有意向跟军统联手,组建中美合作机构,在情报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同时美国人愿意从机动的援助金额中抽调出一部分,用来作为中美合作机构的经费——在这个名目下,就包含了对忠救军全方位的武器支持。
这笔钱并不在对华援助的金额中,甚至算不到租借名目之中,是美军单方面的扶持!
说白了,就是白送!
盟友在削减对华援助的情况下,却又特别展开了跟军统的合作,更是愿意为忠救军大规模提供装备、资金保障,这不就是对他戴春风的看重吗?
换句话说,在所有人都拉垮的情况下,盟友对我军统青睐有加,不就是因为我戴春风能力出众?
当然,他明白这是张安平的功劳,毕竟张安平带着盟友的军官“浪”了几个月,才有了这个结果,可张安平是他的外甥,更是军统的高官,出的成绩,算在他戴春风的头上有问题吗?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美国人决意对军统大规模扶持的情况下,还“脚踩两只船”,对新四军也展开了军援。
和对军统的援助一样,也是白送的军援。
这一点自然遭到了国民政府的激烈反对,可美国人铁了心要如此,且在美国人眼里,援助新四军的物资额度只有国民政府的一成,凭什么不能要被你指手画脚?
凭你们在浙赣会战中的拉垮表现?
狗大户自己钱自己花,还得看你脸色?
要知道不管是原时空还是这个时空,美国人是真的想在中国境内准备机场,借此展开对日工业的摧毁,用以削弱日本人的战争潜力。
虽然在国民政府看来,横跨数千公里的空袭,成本和收获不成正比,可美国人财大气粗,觉得这样的性价比非常的划算。
可最终的结果是因为国民政府的拉垮表现,在中国境内准备机场继而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中止!
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国民政府不具备保护机场的能力,大量的物资如果消耗在轰炸中,那叫划算,可像浙赣会战一样,便宜日本人,那就是血亏!
万里迢迢送到中国的物资,最终便宜日本人,完全就是血亏他妈给血亏开门,血亏到家了!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展开对新四军的援助,根本不考虑国民政府——强大起来的新四军,照样能拖延大量的日军,这笔买卖,就是上帝来了也不准干涉!
老戴差不多(其实)能理解美国人的心态,但这种事、这种话他不会说出去,反正好事揽到自己怀里就行了。
压下心中的喜悦,老戴脑海中浮现校长的交代:
绝对不能让美国人援助新四军!
一定要想办法破坏之!
军统说穿了是为校长效力,而不是为党国效力,天大地大,校长的话最大——所以校长的交代老戴自然要遵循。
正思索间,秘书敲门,得到老戴允许后进入办公室。
此时的老戴已经恢复了沉重的样子——他做事很谨慎,虽然得意却没有忘形,并未在秘书面前表现出高兴。
哪怕秘书是他最信任的人。
“老板,王主任要见您。”
秘书口中的王主任,自然就是王天风。
“让他进来。”
王天风在秘书的召唤下进入办公室,但并未直接汇报,秘书见状懂事的离去,关门后脚步声渐渐远去,王天风才低声道:
“老板,内线传来情报,日本人有意跟我们密谈。”
“又要谈?”老戴不屑的笑出声,日本人跟国民政府在战争全面爆发后,谈的次数不少,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人搞出的“桐计划”,以策反校长为主。
讲真,虽然大队长时常因为摇摆不定的态度坑前线,但很大方面是因为为了保存实力,在抗战的决心上,他没有动摇——他知道中日之间的战争,没有他退步的余地,这一点他认识的很清楚。
虽然认知是清楚的,可经常因为要保存实力、诛除异己的缘故,所以经常出现各种看不懂的操作,最典型的就是浙赣会战……
为了保存实力,愣是在战前的一刻,最终叫停了决战,导致了浙赣会战的大败,也让美国人对其失望,削减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