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救过徐百川数次之外,最大的因素是两人都有共同的语言。
淞沪会战前,张世豪在地下党中声名狼藉,一个斩草计划甚至称得上是残酷至极。
可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世豪能放下仇恨,在跟地下党的屡次合作中不使绊子,这也是他跟徐百川最像的地方,两人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挚友、生死相托的兄弟。
哪怕张安平进到了防共委员会,徐百川也只是嘲笑张安平,从不相信张安平会在战正酣的时候对友军下手。
事实上,张安平也没有辜负徐百川,皖南事变之际,彼时的忠救军正跟新四军合伙洗劫日军的军火——面对对新四军下手的军令,张安平做到了尽可能的拖延,没有下达让忠救军火拼新四军的命令。
而徐百川也坚守本心,面对来自戴春风的命令,也以撤离、并在事先告知等手段,没有将友军坑死。
甚至在撤离前还打了一波反击。
也是因为这个,他被暂时撤去了忠救军总指挥的职务。
张安平如果突然改变,在徐百川的视角中是不符合常理的。
可是,如果在延安的心血被毁,张安平带着仇恨做事,这符不符合常理?
完全符合!
最关键的是钱大姐——钱重文跟张世豪数次合作,算是过命的交情吧?如果她主持了反谍工作,摧毁了张安平辛辛苦苦在延安构建的谍网、在新四军构建的谍网,心理上的严重落差让张世豪一改态度,合不合理?!
合情合理!
听完张安平的分析后,钱大姐认同了张安平的说法,但依然感觉到……古怪。
这其实类似于向组织要官,对她这样的老地下党员来说,着实是过了份、加倍的过了份。
但看着张安平凝重的神色,钱大姐将升腾起的羞愧压下,认真点头说:
“我知道了!”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她的承诺!
张安平暗松了一口气。
他对自己的未来,其实有些隐隐的规划了——自家现在跟美国军方纠缠不清,还跟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建立了这么深厚的友情,轻易的浪费掉着实不划算。
他不是怕功德林,而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有了如此基础,未来更适合的地方肯定在更需要自己的地方。
可他终究放心不下其他人。
原时空中,作为副部长的钱大姐,在魔难开启前,冒着巨大的风险保护了老郑。
如果不是她,老郑可能……可能更惨。
既然这样,那他何不帮钱大姐一把呢?
他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未来的钱大姐了!
只不过这份心思不能言明。
……
张安平的要求,随着钱大姐秘密返回根据地而传到了组织当中。
厉同志面对钱大姐发来的电报,稍作思考后就全盘通过了——有一点厉同志是承认的,张安平现在站着的高度,其实并不比他低,考虑的事情,有时候比他更全面。
张安平的这些安排他看来,非常非常的好,压根就没有像钱大姐想的那样,被组织误会是为钱大姐要官。
地下党员,为了他们的信念,行走于生死之间,一念生、九念死,他们,又何尝考虑过这些虚头巴老的东西?
如果他们考虑这个,又岂能放下所有的羁绊,在烈火与刺刀中慷慨赴死?!
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以后,厉同志便开始了秘密的布置,在布置期间,他秘密见了林楠笙。
两人在一个窑洞中秘密见面。
见到跟自己见面的人竟然是厉同志,林楠笙立刻意识到自己要动一动了。
他也不来虚的,径直问:“首长,是不是需要我回去?”
厉同志笑道:“这么迫不及待的想回去?是不是这儿太艰苦了扛不住了?”
他自然是开玩笑的。
但延安苦,却是真的。
但这个苦,却也只是针对部分人的。
有信仰的人,跑到这里来,面对这里的种种,他们看到的是希望。
但心怀鬼胎之辈过来,看到的却只有艰苦!
军统对延安的渗透不遗余力,就说张安平吧,仅他一人,便在这数年之间,向延安输送了数千人之多!
这里面自然有真正追寻信仰的热血之人,但夹杂的卧底可不少。
可这些人就像张安平向戴春风吐槽的那样,坚持下来的十不存一。
动不动就传出这么一个情报:
我即将暴露,请求撤离!
没错,太苦了,他们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