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铺色后,又用手指辅助颜料在颜色底层上晕染开来,如同晨雾笼罩。
“他是怎么练的?不对,是怎么想到的。“陈嫣在心中赞叹。看着他作画,更觉得他整个人都沉浸在特殊光晕之中。
她知道姜哲的习惯,所以,始终安静的观看。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观看姜哲的作画,但每次都是享受。
姜哲换了一支细笔,蘸取少许半透明的颜料。他的手腕搭在画杖上,以极其轻盈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眼窝的阴影。
他反复考虑实验后,决定综合委拉斯凯兹的造型手法以及印象派的外光原理,描绘作品。此刻,巧妙地在阴影中加入些许暖色,让眼窝的深邃中透着一丝生命的律动。
姜哲开始处理人物鼻梁的高光。换了一支干净的扇形笔,蘸取极淡的钛白与柠檬黄的混合色,以极其精准的笔触轻轻扫过。
通过多层透明罩染,让颜色层起到不同的作用。干透,叠加,如此反复,直到此刻,逼真的视觉效果,逐渐体现。
接下来是对嘴唇的刻画。
在原本极淡的颜料层上,再逐渐加深。这里的渲染,有对环境色的绝妙运用,让嘴唇看起来既真实又充满生命力。
陈嫣注意到,姜哲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凝聚在画面上。她想替他拭去汗水,却又怕打扰他的创作时刻。
姜哲已经开始渲染另一个人物的面部。
他采用宽大的平头笔蘸取调好的颜料,以快速而准确的笔触铺陈。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会在画面上,同时出现,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基础色中加入微妙的色彩变化——颧骨处略带玫红,下颌处泛着青灰,这是对自然光线的诠释。
姜哲时而退后审视整体,时而贴近画布细描。
画到酣时,他随手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随着笔触的起伏,肌肉线条若隐若现。
这一刻,在陈嫣的眼中,他仿佛将人物的灵魂一点一点注入画布。
当完成预想的效果,姜哲长舒一口气,后退几步审视作品。
刚刚刻画的一部分形象,带着油润的效果,在光影交错中栩栩如生。
陈嫣轻轻下了椅子,端起姜哲的茶杯,试了试温度,觉得有些凉,给杯子里续了一些热水。
“休息一会?”
姜哲回头,看到陈嫣端来茶杯。
“谢谢。”他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
陈嫣挨着姜哲,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
“完美,“她轻声说,“你画的人,能活过来。“
姜哲转身看向陈嫣,眼中的专注尚未完全褪去,伸手轻捏她的脸颊。
陈嫣感受他指尖的温度,缓缓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
画室中,艺术与情感,也变成了一幅作品。
——
下午。
电话铃声响了。
“稍等。“姜哲将沾着群青颜料的画笔,放稳,指尖在擦笔布上蹭出一道天青色的涟漪。
陈嫣走进画室,“要我帮你接吗?”
“不用,我自己接。”姜哲看到,来电显示是克里教授的号码。
“姜,恭喜你,你赢得所有人的认可。“电话那头传来克里教授标志性的美式喉音,背景里隐约有音乐声音。“申请通过,请尽快确认offer。“
姜哲的指节骤然攥紧手机:“感谢您的认可和帮助……“他说出了一串的感谢。
“停停停,“克里教授笑着打断他,“这些话留给学术答辩。哥伦比亚大学需要的是有开拓精神的斗士,不是会背艺术年鉴的乖学生。你在申请材料里的选题,正是我们要的。“
“我知道你有很多选择。相信我,这里是最好的。
艺术史图书馆——“克里教授压低声音,“那里藏着1932年从紫禁城流出的某件摹本,我相信你会是有资格调阅的研究生。“电话里传来钢笔敲击桌面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最好的舞台联展“
陈嫣看见姜哲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
“具体内容,已经发到你邮箱,“克里教授最后说,“记住,真正的战场在第五大道和西25街的交汇处,这里每天都有艺术史被改写。“
当手机屏幕暗下去的刹那,姜哲的还在盯着手机。
陈嫣默默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