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清之略看了一下,心里便也有了底。
贾琏仍是侧重于灾后如何改建和修造大坝等工程,而林齐和贾蓉的重点就放在百姓身上。
林齐提出,朝廷应减少赋税,整治官员,让江南一带的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而贾蓉便从小处着手,觉着粮食和房屋重建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最为重要。
三人都写得不错,贾敬道:“若是你们三个写之前讨论一番,必会更加全面。”
贾琏无所谓,林齐和贾蓉却有些赧然。
他们两个年纪相当,总喜欢各处都比一比,争当做得最好的那个。
贾敬这么一说,倒觉着自己从前的举动有些稚气。
尤清之道:“先不说他俩,二爷的这篇文章倒是让我刮目相看。”
贾琏笑道:“不敢当嫂子的夸赞,也是伯父前些日子让我看了许多文章,勉强凑出这一篇罢了。”
尤清之对着贾敬道:“老爷可有送二爷去工部的想法?”
贾敬道:“你猜的不错。”
贾琏忙道:“可我不是要去考秀才的吗。”
贾蓉拍拍额头道:“二叔叔,没人告诉你,今年的院试办不了吗?”
“啊?那我怎么成亲?”
贾敬瞪他一眼,道:“过不了院试谁还不准你成亲了不成!”
贾琏讪笑道:“是侄儿误了,先前总说过了院试就回去成亲,我一时没转过弯来。”
几人连日阴郁的心情,也因着贾琏这话轻笑了一下。
贾琏突然反应过来,忙道:“伯父要送我去工部?怎么送?捐官么?可是二叔不是在工部吗?能不能换个地儿啊?”
一连串的问题砸了过来,贾敬的眉头拧成了团。
贾蓉忙推了他一下,贾琏声音立即戛然而止。
“不捐官。”
贾敬这话一出,众人都奇了。
不捐官,不科举,还能如何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