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壮汉说的话,也同样是在场绝大部分人的心声。
很多人都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
李自成如此,张献忠或许也是如此。
但张献忠眼下还没有富贵的机会,被困在这蜀中之地,看似是大西王,实则是困兽之斗。
当下他对麾下将领都是不错的,因此这些人也都无比的效忠。
可听了此人的话,张献忠却没有露出多欣喜的表情,反而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既然你们都记得,本王当初起兵是为了给你们一条生路,那也就该知道,本王想救的,远远不止你们。”
“虽然本王跟李自成之间已然是势如水火,并且被他压制了这么长时间。”
“按理来说,是该抓住这个机会反戈一击,趁他病,要他命。”
“可你们仔细看看,将李自成逼到如此绝境的敌人,究竟是谁。”
“是关外的鞑子!”
“我等虽然从未到过那边关,但口口相传也都听说过鞑子的凶残,他们所到之处说句寸草不生也不为过了。”
“若是这个时候对李自成落井下石,反倒让满清的鞑子得了这江山,那本王与你们会不会都成为整个天下的罪人?”
“到那个时候,多少如你我一般的百姓,会葬身于鞑子之手?”
这才是张献忠真正在意的。
如果是南明亦或者其他中原叛军将李自成逼到这种绝境,那他定然是毫不犹豫的下手。
群雄逐鹿,谁输谁便乖乖退场,这就是这场战争真正残酷的地方。
但敌人从南明换成了关外的鞑子,在张献忠心中便是完全不同了。
他能接受李自成的失败,也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却绝对不能接受最后入主中原的竟然会是满清鞑子!
“所以陛下您的意思是……不动?”
不落井下石?
放弃这绝佳的机会?
如果是这样的理由,那倒是也能说得通,在场这些人也都能够接受,只是心中多少会有些失望。
然而张献忠想要做的,还远远不止于此。
“本王要做的可不是坐视不理,我军还是要出蜀的,但出蜀不是为了背刺李自成!”
“这战局混乱至此,京师也无险可守,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李自成军屡战屡败,这最后一战,他多半也赢不了。”
“化干戈为玉帛自然是不可能的,本王还没有那么大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