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这天下再无饥荒,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而这南水北调,便是我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杨潇的语气坚定而有力,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赵清歌静静地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一个由眼前这个男人亲手创造的盛世。
“杨潇……”
赵清歌喃喃自语,眼中异彩连连。
“清歌?”
杨潇不解地看着她。
赵清歌回过神来,俏脸微红,连忙转移话题。
“杨大人,清歌还有一事不明,这南水北调,究竟该如何实施?”
杨潇见她有意岔开话题,也不点破,便开始详细地向她阐述自己的计划,从水利工程的设计,到人力物力的调配,事无巨细,侃侃而谈。
赵清歌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杨潇总能耐心解答,两人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许多。
“杨潇,清歌敬你一杯,祝你早日实现心中抱负。”
赵清歌举起酒杯,眼波流转,带着几分醉意,几分欣赏,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杨潇举杯回敬,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酒过三巡,赵清歌的脸上泛起一抹酡红,眼波流转间更添几分妩媚。她放下酒杯,轻叹一声。“杨潇,你的志向令清歌敬佩,只是这南水北调之策,阻力重重啊……”
杨潇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朝堂之上,那些老顽固固守成规,对任何新事物都抱有抵触情绪。而那些世家大族,则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更是暗中使绊子。
“赵小姐放心,在下既然敢提出此策,便已做好万全准备。”
杨潇自信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赵清歌微微一愣,随即掩嘴笑道。
“杨潇真是胸有成竹,倒是清歌多虑了。”
几日后杨潇前往赵太傅府上道谢,赵太傅府上,杨潇再次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赵太傅精神矍铄,目光如炬,丝毫不见老态。
他将一幅字画递给杨潇,苍劲有力的“南水北调,利国利民”八个大字跃然纸上。
“杨贤侄,老夫已年迈,不能亲眼见证这盛世景象,但老夫相信,你定能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