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幕拉开,再造舞台

方艺华也好奇的凑了过来,想看看儿子有什么真知灼见。

“资金,市场,工业,人才。”

邵维鼎伸出四根手指头缓缓道:“资金不是指有钱就行,电影本质上还是资本的游戏,要学会利用资本。”

“市场,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面向市场,多挖掘观众需求。”

邵氏腐朽,在邵维鼎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内部仍然沉溺于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时代。

八十年代新浪潮都扑面而来了。

拍的题材还是过去的题材,观众不喜欢看,自然就被淘汰。

绍毅府听的若有所思:“那剩下的工业和人才是指什么?”

“工业指的是电影工业,核心要素就是“职责分工”,而电影工业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

“这不就是我们的大片场模式吗?”绍毅府自豪道。

“老豆,你那哪是工业化啊,完全就是小作坊生产模式,只不过这个小作坊大了好几倍罢了。真正的电影工业化,就算是每一个环节,都有最专业的人去完成,精确到每个环节确定相对应的价格。”

“在一部商业大片的生产周期中,参加制作出来的企业总数甚至都可能达到几百个之众。 ”

“这一点,我们邵氏能做的到吗?”

“老豆你想的只是尽可能压缩成本,将电影当做工厂的产品廉价的生产出来。”

“这不是工业化,真正的工业化电影,是高效、专业、标准。”

邵维鼎的这番话,将绍毅府说的哑口无言。

这种改革,他改的动吗?

“那人才呢?具体是什么意思。”

见绍毅府沉默了下去,方艺华问道。

邵维鼎回答道:“明面上的意思,就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挖掘。”

“无线班算是一种人才培养途径吧!”

“但是还不够,留不住人才也没用,反而会帮别人做嫁衣。”

这句话直接戳痛了绍毅府。

如果他当初愿意改,就不会出现嘉禾。

如果他但凡大气一点,李小龙、许家兄弟也不会跳槽。

后世港岛大部分电影从业者都有过在邵氏,在TVB工作的经历。

但是这也意味着,太多人才从邵氏溜走了。

“所以归根结底,邵氏要改,就得大改,从薪资待遇,从留住人才开始。”邵维鼎沉声道。

听到这里,邵毅府和方艺华两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邵氏是真要变一变了。

.......

第二天,汇丰银行。

沈弼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竟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几个月之前,他看到对方的时候,邵维鼎还是一个刚刚留学归来,吞下宝成实业的狂客。

那个时候,他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还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因为早在此前,不管是李家城从他手里接过和记黄埔,还是鲍玉港拿下九龙仓。

都远比一个宝成实业要来的震撼。

只是没有想到,不过是几个月而已。

对方竟然能将一家代工工厂,逐步扩大,提升成为一家市值五十亿的钟表生产集团。

与一般英国人不同的是,沈弼还是一个中国通,他懂中文会看中文报纸。

所以他很清楚,邵维鼎此时在华人的影响力。

如果真的像《大公报》说的那样,斯沃琪集团是有潜力成为精工这种市值三百五十亿港币的庞大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