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八斤急忙轻甩牛绳,牛的脚步便加快了点。

胡秀秀的脸容在叶采苹眼中一闪而过。

她站在那里冷冷清清的,面无表情,双眼无神。

直到胡家母女的身影成了个小黑点,叶采苹才笑着说:“进山跟秀秀很熟悉么?”

“那必须呀,她家不就在我家后面吗。”赵进山说,“我闲来无事,偶尔教小四他们认字,秀秀姐总会给我家送点柴当谢礼。”

叶采苹挑眉。

还挺有分寸感的。

胡秀秀十七岁,赵进山十四岁,女大三,也未尝不可。

但胡秀秀不送吃食不送别的,只送点柴,倒是杜绝了别人的胡思乱想。

叶采苹没再问胡秀秀的事,岔开话题,让赵进山说说书院。

很快,便到了小镇。

在赵进山的指路下,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小院,大门口挂着“青风书院”四个大字。

牛车上,赵进山已经介绍过青风书院了。

夫子姓钱,已经年过花甲,家有薄产。

钱夫子跟老伴有一儿一女。

女儿早已出嫁,小儿子也是个秀才,在县学念书。

为了学业,小儿子一家住在县里,平时极少回来。

叶采苹一行人跟着赵进山走进钱夫子的书。

钱夫子是个鹤发老者,正在写字,看到来人便抬起头:“进山咋这么早,咦,这几位是?”

“夫子,我给你领新学生来了。”赵进山蹦过去,嘿嘿笑着。

“调皮,站好!”钱夫子笑骂一声。可见师生的关系有多要好。

“钱夫子好。”叶采苹上前道:“小女子是青河村叶氏采苹,今天是送两个侄儿来求学的。”

“哦。”钱夫子见叶采苹落落大方的,不由有些诧异。

另外的二女一男瞧着是俩孩子的父母,正紧张的直捏手。

钱夫子又望向叶轩和叶鹏,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

俩人不由身子绷直,叶轩道:“见过钱夫子,学生叶轩。”

“学、学生叶鹏。”

钱夫子点了一下头:“你俩也是考不上县学的?怎这个时候来求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