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注重德行,努力与诸侯共存共荣,保持中原的平静与肃清。但收效并不理想,范宣子求重聘于诸侯,无不体现出其意志与贪婪,职权又在赵武之上,且习惯性插手外交,这样越俎代庖让赵武干起事来很憋手。
荣登执政
自担任"外交部部长"以来,赵武辛勤耕耘,尽力维持中原联盟的稳固与对荆楚势力的压制态势。公元前548年,范宣子及下军佐程郑去世,赵武继范匄为正卿。荀盈替程郑,士鞅继父为卿,皆入六正,时六卿将佐如下:中军将赵武中军佐韩起上军将中行吴上军佐魏舒下军将范鞅下军佐知盈赵武,继赵旃为卿,至此为正卿,修成正果。
遭遇灭族之难,赵氏急需恢复元气与威信,赵文子的执政无疑加重了其家族的分量、巩固了赵氏作为世卿的地位。此时赵盾去世已达半个世纪,下宫之难也已过35个春秋。在这漫长的35年来,尤其是在赵武幼年的岁月里,赵氏饱受欺凌,即便在悼公即位后其地位有所改观,但与当年的盛世相去甚远。赵武一直小心侍奉国君,对国政的参与也兢兢业业。
主和诸侯
在赵武任执政的当年5月,齐执政卿崔武子弑庄公,立景公。正当齐国朝政震荡之时,赵武力劝平公伐齐,以报其助栾氏祸晋之仇。晋、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11国国君会晤于夷仪,组织联军,准备出师。
消息传至临淄,崔杼、庆封向联军求和。7月,赵武陪同晋平公,与齐景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在重丘结盟。重丘之盟的签订宣布晋、齐两国的又一轮休战,标志着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的再度稳固。
参照于之后的国际发展,此次盟誓意义极其重大。
韩起尊王
赵武欲重塑霸主的光辉形象,仅靠诸侯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博得周天子的好感。韩宣子奉赵武之嘱托,千里迢迢来到王都,觐见周天子。周灵王听闻晋国派使臣前来,先是一惊,后是大喜。鲁、卫都很少过问天子冷暖,晋国次卿居然不辞辛劳,不远千里来聘问,灵王心中甚慰。
灵王召见韩起,问其来意,韩起彬彬有礼:"晋陪臣韩起前来向宰旅奉献贡品,没有别的事情。"深感世态炎凉的周天子,非常赞赏韩起。尽管只是晋国对天王的一次聘问,因为韩起出使的态度与沉稳,灵王忍不住对韩起大加称赞:"韩氏家族必然在晋国兴起,韩起尊周礼,保持着以往的辞令。这样的人物领导这样的家族,还能不兴盛吗?"
韩起出使之任务成功完成,赵、韩集团也给了周王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折叠扣押卫侯公元前559年,孙文子驱逐卫献公,献公奔齐。孙氏立殇公。宁惠子死后,其子宁喜立,宁喜恶孙氏之横,欲迎回献公。
献公许诺于宁喜:"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公元前547年,孙林父返戚,宁悼子联络献公,并号召国人,攻杀卫殇公。宁喜迎回献公。孙林父见大势已去,携族及封邑降晋。献公复辟,报复孙氏,攻打戚邑。孙林父求救于晋。赵武派军为孙文子守城。献公报私仇,向戚邑发起进攻,并杀死晋军守将。
赵武大怒,6月,赵武盟诸侯于澶渊(1551年后,赵武的后人宋真宗与辽圣宗再度会盟于此),要惩处卫国。联军击溃卫军,并攻占懿氏60邑赠与孙文子。卫献公吓破胆了,命宁悼子、北宫成子向晋军求和,晋国坐宁氏弑君罪,将宁喜、北宫遗收监。献公亲到晋国哀求高抬贵手,晋国干脆把献公也逮了,由士庄子拘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晋国态度强硬,只因卫献公做法太出格,公然挑衅霸主。所谓"宁子弑君"不过是个借口,难道孙文子收族而裂土叛国就是天经地义?卫侯被囚于晋一时传遍国际,齐景公、郑简公相继来到晋国,为之求情。赵武等领班大臣也认为:"为臣而囚君,不礼!"无论赵武怎样劝说,晋平公就是不放人。
直到12月,卫人将卫姬送来,献给平公,才出现转机。晋平公一看此女长得漂亮,不顾"同姓不婚",立刻收编。这回,卫国人算是弄明白晋平公的爱好,再请放人。平公很爽快就答应了……原来,礼仪、诸侯、天下在晋侯看来还不值于一个女人,真是"爱江山更爱美人"。不过这只是世人首次领略晋平公的荒唐。
秦晋再好早在士匄执政末期,秦、晋已初显和平的曙光。一方面是楚国的乏力,另一方面则是赵武天下共和的外交主张。赵武倡导的和平称霸之国策下,已经缠斗了约80年的秦、晋之争反而变得如同鸡肋。为了给未来的晋楚弭兵做出榜样,赵武向远房本家抛出橄榄枝,秦景公心有灵犀,认同赵武的倡导。公元前547年开春,秦景公委派胞弟公子针访问晋国,递交国书。赵武对秦后子的造访很是看重,命叔向与公子针洽谈。
此次议和获得了实效,自此秦、晋之间的斗争基本结束,两国的下一轮厮杀则要等到一百年后由魏文子斯领导的三晋伐秦战争。
向戌弭兵
向戌自荐经过赵武持之以恒的努力,晋国获得了世人的好感。当宋、鲁、卫力挺晋国,郑、齐、秦也相继归附,赵武信心满满,大胆实施下一步计划。
早在重丘之盟时,赵武便将执政纲领以及理想率先透露给叔孙豹,叔孙豹极力赞同赵武,并向赵武推荐向戌,向戌也深表同意。向戌回国向司城子罕报告,上卿乐喜命向戌向晋国传达宋国愿再当一回和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