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仅是过了十几秒,诸葛亮就反应过来杨纪在说什么了,他就说预知性质的精神天赋都有限制,怎么可能全天候开着啊。
“北匈奴单于精神天赋的限制是什么?”庞统有些好奇的问道,他还是第一次遇具备见预知性质的精神天赋呢,而且还是草原上的匈奴人觉醒的精神天赋。
“每年三次预知未来一件小事的具体,或者一件大事的大致走向。”杨纪伸出三根手指头。
“每年三次?”司马懿心中一动,想起了自家爷爷给他们介绍世家英才时提到的一个人——荀爽。
“那,我们的大军大致会在什么时候北上?”庞统问起了自己现在最为关注的事情,战争可是他的专业领域啊。
还在思考的诸葛亮和司马懿立马看向杨纪,这个问题他们两个也想要知道,北匈奴诶,哪个汉室儿郎那个不想拿北匈奴换个军功回来啊。
“不知道,总之是要解决完长安那边的事情之后才能举兵北上。”杨纪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长安的事情?”诸葛亮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慎重和严肃与棘手,长安的事情可不好处理啊,那可是涉及到了谁是天子的问题啊。
诸葛亮迟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向杨纪问道:“玄德公他,是什么想法?”
“玄德公对那个位置没什么兴趣,所以大概率是从宗室里选一个出来。”杨纪平静的说道。
“玄德公,应该是具备法统的吧?”司马懿皱着眉头说到,对于他而言,无论那个宗室上位,都不如刘备自己上位来的合适。
毕竟,只有刘备站在的最高位,他们的才能才能被发挥到最大。
要是换一个人,他们还真不一定会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就不错了,就别求超常发挥了。
伴君如伴虎啊,能力太强的臣子,可是很容易被君主忌惮的。
还有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知道你没想过造反,但是你具备造反的能力,这就是你的原罪。”
但是换成刘备就不一样了,毕竟刘备早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不怕手底下的人造反,甚至他还经常给自己手底下的文臣武将增强手上的力量。
只能说,刘备认人的能力实在是太过开挂了,估计那些中低层将校在听到是造刘备的反之后,直接就把策划者给刀了。
“是啊,玄德公确实具备那个法统,但是玄德公不想,我们难道还能强行给玄德公身上加件衣服吗?”杨纪翻了个白眼。
真以为赵匡胤自己没有那个想法啊,他要是真没有那个想法,随手把黄袍丢了就行,毕竟他自己就是一方军头,难道其他军头还会因为这件事找他麻烦?
然后三辞三让的戏码演完之后,就该上演群雄争霸了,赵匡胤当初要是选择这条路的话,也不会有人说他宋得国不正了。
“玄德公他想当行皇帝事的摄政王?”司马懿立马提出了一个猜想,毕竟他也跟着刘备这么长时间了,哪里还会不知道刘备的性格。
“不,他甚至连行皇帝事的摄政王都不想当。”杨纪面无表情的说道,陈曦当初对刘备的教育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那,玄德公在这上面是什么意思?”庞统好奇的问道,他可不相信刘备会真的不要这个位置,他自己不想坐上去,不代表他会把这个位置让出去。
毕竟,那么多人愿意跟在刘备身后,不就是为了那点利益吗,虽说有些人纯纯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也要现实利益支撑的,所以刘备是不可能放弃那个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