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以他的城府,这番话只会深藏在心中,绝不会浮现于表面,只见陈新甲满脸堆笑说道:“唉。永宁伯哪里话,其实方恒也知孙白谷晓兵事,善谋略,又有御下之能,曾几次在皇上跟前举荐他。
怎奈何,皇上对他仍是耿耿,不愿在此时启用!”
他与张诚并肩而行,接着又道:“不过,我观皇上神态,今日虽因永宁伯极力保荐孙白谷,而有所斥责,然却并非真怒,或许过不得几日,孙白谷便会出掌山西军事,此皆永宁伯之功啊。”
陈新甲的言语间,虽也表露出自己同样有心拉孙传庭一把,但此番这事若是成了,那其功劳也尽归张诚一人所有。
他这种给张诚拉仇恨的想法,已经十分明显了……
孙传庭确确实实能耐不小,以现在的大明来看,或许除了辽东督师洪承畴之外,就要数他孙白谷算是一个难得的知兵之人,且又很有威严,能够御下。
不过,就他孙传庭的那个犟脾气,即使今日得到崇祯皇帝信任,能够复出再起,然说不得哪天又会惹得皇上不高兴,罢官免职还在其次,没准更会牵连保举之人。
陈新甲的几番夸赞之言,或许会哄得目光短浅之人,沾沾自喜,甚至还会四处夸耀自己之能,以此博得更多关注,获取更大的风光。
然永宁伯张诚何许人也,他站在如今这般高度,所拥有的见识早已非当年,且其志向也不是在乎自己的面子,他要的是里子。
陈新甲这点小心思,小把戏,又如何瞒得过张诚的法眼呢?
不过,现在还远未到与陈新甲翻脸的时候,虽然在记忆中依稀记得,陈新甲最后是被崇祯皇帝给收拾了,可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张诚也不大清楚其中的细节所在。
而如今,辽东一战,在锦州城下击败清军鞑子,历史已经被他一手修改,陈新甲最后会否仍被崇祯皇帝给收拾,他现在也拿不太准。
所以,他今日这般做派和说词,只是先打个埋伏,以求与陈新甲拉开些距离,免得最后更受其牵连,反而不值当了。
现在目的达到,陈新甲已不再直呼其名,而是改称自己“永宁伯”,且在言语间明显感觉到一丝生疏,张诚自然也要再往回拉拉话,毕竟此番援豫之战,还离不开兵部的支持。
“本兵说笑了。张诚在皇上跟前,人微言轻,怎可与本兵同日而语。”
张诚一脸媚笑地继续说道:“况张诚一介武夫,言辞粗鲁,举止乖张,皇上不降罪,已是极大恩典,又如何会凭张诚一语,而定疆臣?”
他说着便伸手搀起陈新甲的手臂,显得十分热情地说道:“张诚适才心系豫省兵事,神情恍惚,慢待了本兵,还请不要与咱这粗人武夫计较,见谅恕罪才是。”
不待陈新甲有所表示,他又将脸向着陈新甲贴近了些,压低嗓音轻声悄悄说道:“此番,在奸商家中,抄得些字画,看样子都十分破旧。
张诚是完全看不懂,这些东西究竟是真是假,价值几何,心里想着本兵乃个中高手,便随身带来京师,待我回去就取来亲自送到府上,请本兵法眼过目,帮咱评鉴评鉴。”
作为当世文人,陈新甲也毫不例外,他虽对张诚已经有所成见,但却同样无法拒绝古玩字画的诱惑,那些可都是家财万贯的奸商私藏之物,必定件件皆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奇珍啊!
“这……”
陈新甲的语音都激动得有一些颤抖,他强自镇定下来,轻声说道:“老夫还要回衙处理些公务。”
“不急的。”
张诚心里暗暗偷笑,嘴上却十分真诚地说道:“末将也要回昌平处理些军务,晚点才会到府上,本兵也不必急切。”
见张诚不仅言语客气起来,甚至还自降身份,并不提自己爵位一事,在自己面前仍以“末将”自居,陈新甲的内心里十分享受。
“好,好好。永宁伯自去忙碌,我先回衙去了。”
话一说到,张诚便不再多言,他在午门外与陈新甲告别后,就直奔东安门方向而去。
望着张诚正逐渐远去的身影,陈新甲久久不愿离去,心里亦是五味杂陈:“真没想到,今日竟使他成了气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