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后,各大工厂,需要配套的,都是建设完善了配套厂;不需要配套的,更是自己厂里把一切产能都建设好了。

分工?

不存在的。

当初这些厂子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应对世界大战,避免在世界大战发生后得不到配套,绝大部分都是从原材料生产车间一直到最后的表面处理车间一条龙建设完全。

甚至,很多厂子连酱油都有自己的酿造车间。

“咱们需要订单,有订单的厂子,他们也有配套的供应厂,而且供应厂都在附近,凭什么把业务给咱们呢?”

杨威的话,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167厂众多负责人的心脏上。

在这里,杨威其实是取巧了。

目前看起来,情况是如此。

可要不了多久,国内对汽车需求量急剧上升,外汇不足,没法大规模进口成品汽车。

怎么办?

合资!

由国际汽车巨头们出技术、资金、生产设备,华夏国内的出土地、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等建立合资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需求就会急剧增长。

现目前,却没有合资汽车厂出现。

国内第一家合资汽车厂,就是北汽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