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朱允熥确实是想要对京军做一些调整,不过这也就是进行小范围的军改而已。

在和平年代进行一些军改非常有必要,现在行之有效的一些战术、战术等等是不错,可是不代表它们就不需要改进了。

趁着这两三年不大可能有大规模的战争,自然也就有必要对京军进行一些小小的调整了,这样也是为了能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立刻派上用场。

哪怕这些京军是精锐部队,看似稍微练一练就行,但是如果是新的战术等,那就需要较为长期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将战斗力真正发挥出来。

当然朱允熥更加明白练兵先练将的道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是在史书上有着太多记载的案例。

这些自然也都是前车之鉴,朱允熥肯定是需要吸取这些教训,好在现在他手里不缺少大将,老中青结合的非常好不说,还都是有着实战经验。

简单的和徐辉祖、李景隆通个气之后,茹瑺这个吏部尚书被朱允熥叫到了武英殿。

茹瑺心里清楚,连忙送上奏章,“陛下,汰除、告老的前朝遗官俱在此处,如何安置臣等也草拟了一些章程。”

朱允熥立刻接过仔细看起来,对于元朝时期留用的一些地方官,这些人现在也算是功成身退了,毕竟大明都开国三十年了,官员储备也足够了。

这些能够继续留在任上的,基本上也都是至少五六十了,也可以让他们告老还乡了,而不是说直接罢官或者找个罪名给杀掉等。

朱允熥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吏部考评,礼部彰功,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也是为我大明出了力。”

还是承康皇帝仁慈啊,这要是洪武皇帝的话,这些官员就算不是老死在任上。那么也是难逃一个在汰除的时候被粗暴的解决,哪有什么礼遇可言。

茹瑺自然连忙领命说道,“臣遵旨。”

朱允熥微微点头,又问道,“这些官员的考评等,现在也是该交上来了。朕一直在想一些事情,你说这人岁数大了,想一些事情是不是就迟钝些?”

茹瑺吓了一大跳,他才四十岁呢,正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正处在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毕竟现在的他是吏部尚书。

不对,这些话陛下不是说给他听的,这些显然也就是在指一些岁数比较大的官员,这样的一些情形可能也会让人开始多想。

比如说大明开国六国公之一的李善长,那一位当年七十多了,虽然看似是退了,可是一直恋栈权位不愿意离开应天府,结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茹瑺就谨慎的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少老臣见解非凡,实为朝廷栋梁。”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有些岁数比较大的官员确实经验丰富,这些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对待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是非常有心得了。

不过朱允熥还是说道,“有些官员岁数大了,自然会有些昏聩。这些事情你得注意些,一些人老了自己都照顾不好,可不能误了政事。”

茹瑺连忙保证说道,“陛下,臣等定会注意这些。若是有官员年老失智,定会有其他官员顶替。”

老死任上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官员还有着清醒的认知,是能够处理好一系列的政事。

真的到了年老昏聩乃至失智的情况下,肯定也是会有一些更替,不可能一直都是让这些人占据着官位。

其实不要说茹瑺了,就算是道衍等人也都心里清楚,这位皇帝提起来这些事情,肯定是有的放矢,说到底就是想要将一些岁数比较大的官员给替换掉。

这在洪武朝也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事情,有些官员确实是舍不得官身、舍不得手中的权力,所以哪怕是再老也要占据着官位。

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大明的一些官员死在任上是常见,想要告老还乡、想要致仕,这就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了,洪武皇帝对于官员没有那么仁慈。

现在再看看承康皇帝,或许是担心官员们的岁数大了影响政事的处理。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在宽待一些官员呢,到了岁数可以颐养天年,这多好啊!

都说承康皇帝心机深沉,觉得他做事的手段和洪武皇帝有些像,但是这位新君对于官员看似还是非常不错的,官员们的好日子似乎是要到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