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欠身万福:“宝钗代哥哥和母亲谢过二哥!”说着稍稍顿了顿,又道:“适才的话,我认真的。”
说完不给贾琏说话的机会,掉头就走。这时候的宝钗,脑子里都是刚才贾琏给她擦眼泪的一幕,那种肌肤接触的感觉,宝钗形容不出来,如果她能说清楚,应该是这么说的,如同过了电。
话说宝钗回到贾母跟前,转述了贾琏的话,贾母听了顿时来了精神:“阿弥陀佛,贾府的面子还有用。”
王熙凤嘴上不说,心里嘀咕【那是爷的面子,没了爷,贾府有个屁的面子。】
至于贾琏有没有做了勋贵集团叛徒的事情,王熙凤记不住了。
人情要送,就一定要送到位,让人无话可说。
贾琏的做法就是立刻出门,刚回来的王熙凤还在后面追:“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吃晚饭了,怎么还出去?老太太那边没露面,她都抱怨了。说什么乖孙不亲了,我都没法接这话。”
贾琏笑着回头道:“你告诉老太太,给她挣面子去。”
说着贾琏径直出门,王熙凤看着他的背影,心情复杂,又骄傲,又失落。
骄傲的是,这男人嫁的,人前是真风光,失落的是,如今贾琏地位上来了,她连说两句都得收着,免得恶了他,叫别的狐狸精抢走了去。
贾琏趁着下值之前到了内阁,找到张庭恩,这边正在加班呢,看见他自然没好气。
“贾不器,嫌为师不够忙,你给我添乱是吧?”
老师语气不善,贾琏陪着笑脸:“看您说的,有事您吩咐,保证办好。不过,眼下这事情,关系到学生的面子,您得帮忙。”
张庭恩处理完手里的一桩公务后,搁笔以随意的口吻道:“说来听听!”
贾琏上前低声道:“还是薛蟠的事情,家里老娘和妹子,上我家哭去了。让贾某人徇私枉法,这太为难我了。思来想去,不如这样。我作保再交一笔银子,先把人从大牢里接出来,回头该怎么审,怎么判,都接着。他老娘身体不好,我怕哭死在我家里。”
见张庭恩表情不善,贾琏又补了一句。
“这事情我做不了主,你去找陛下磕头吧。”张庭恩其实是同意了,不过他也不能带头败坏纲纪。毕竟大周不是灯塔,保证金制度还没出台呢。
言下之意,只要求陛下开口,内阁不反对。左右不是什么大案子,走私大烟的严重性,在张庭恩看来,就是一点透漏税款的罪。当然了,走私违禁物品的罪嘛,不是分人么?好歹是皇商,谈不上什么违禁商品对不对?
这事情皇帝开口最合适,贾琏先到张庭恩这,就是怕内阁这边有异议。到时候皇帝答应了,张庭恩想反对又没法子,脸面往哪搁?
得了许可后,贾琏递牌子求面圣。
承辉帝这边有日子没见着贾琏进宫求见了,很爽快的让人进来。
贾琏到的时候,承辉帝正在院子里散步,见了他主动道:“什么事情,贾不器大人这会辛苦走一趟?”
这就是在挖苦人了,说你贾琏最近不怎么走的勤,疏远了!
别的宠臣都是围着皇帝转,你倒好,能不进宫就不进宫。
“一点私事!”贾琏先这么说了,然后郑重的给承辉帝行了大礼,跪在地上说话。承辉帝挺吃惊的,平时这厮可不这样,就是正常的作揖。再说了,大周朝君臣奏对,也没有行大礼的要求。士人的基本尊严,皇室还是给的。
虽然吃惊,承辉帝也没拦着,让他跪着说了事情的由来。等贾琏说完后,承辉帝不免好奇的问:“不应该啊!就为这,你做不到这一步。”
意思很明显,朕了解你贾琏是什么人,不会为了这点事情,特意来行大礼求皇帝办事。
贾琏悻悻的起身,承辉帝依旧没拦着,就想看看这厮有啥歪屁可放。
“那个,他家姑娘说了,人救出来,愿意给我做个妾。”贾琏有点不好意思,承辉帝顿时恍然大悟,抬手点了点贾琏,一副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的样子。最终无奈的摇头:“朕就知道,你这毛病没救了。以你大烟深恶痛绝的态度,朕就不信你能这么做,还给他作保,没送他去菜市口就算心慈手软了。行,你真行!看上人家姑娘了!你啊,就这点出息了。想要什么女人,跟朕开口就这么难么?”
皇帝说到这步,贾琏有点犹豫,捏捏了一下:“还是算了!”
承辉帝一看,还有瓜呢,正好工作累了,八卦一下,松弛松弛,赶紧道:“别,你还是说,朕爱听。”
贾琏叹息道:“事情说来作孽,当初微臣下江南,赶上姑父姑母一家身体都不好,我用个偏方,给姑母和姑父都治好了。事呢,都是应当应分的。只是林家的表妹,从此一颗心挂我这了。姑母姑父每次见我,都会提醒两句,那意思,别祸害他家姑娘。这我也不想啊,那表妹就看上我了。这事情,微臣实在没法子,家里的妻子是明媒正娶进来的,相互间感情也挺好,只能委屈一下表妹了,过几年就好了。”
承辉帝真没想到,还能吃到这个瓜,林如海那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做不了女儿婚事的主。
今天的事情说起来,其实都很简单,就是贾琏这个人呢,比较重情义,还真就不是好色的问题。
如果是单纯的好色,应该私下里往死里整薛蟠,明面上假装出力,回头人财两得,岂不美哉?
还有林如海家里的闺女的事情,贾琏正妻是王家女,按说如今的利用价值,王家不如林家了,可贾琏却不愿意休妻再娶,只是觉得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