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不能不收孝敬
“杀人简单,麻烦的是善后!”张庭恩不动声色的打断了其他人借题发挥的想法,同时也拉了老实人潘季驯一把。
老潘是干活的人,没道理让他来背这个首倡杀人的锅。
还有一点,如果再次大开杀戒,贾琏今后在官场上不得落个屠官的下场啊?
人家岑春煊屠官,那只是罢官,不送性命。贾琏要是落个官场屠夫(真弄死)的形象,今后入阁的道路,注定非常艰难,换成谁不怕啊?
“首恶还是要严惩的!”林如海抓紧补救,涉及到皇帝的内帑,不杀几个说不过去。
“三位首犯该杀,余者或流或罢。议罪银子要多交点。”张庭恩顺着林如海的话,把调子定下来了,然后才看看承辉帝。
“诸卿商议的很妥当,处置就按照这个章程来。善后的事情,诸卿需抓紧一点,耽搁不得。”承辉帝很给张庭恩面子,就按照他的话来。尽管皇帝看出来了,张庭恩一片爱护学生的心思,实际上承辉帝也是这个意思,不能走哪都杀一片。
“人犯押送到京,由刑部和大理寺判决,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毕竟都是官!”林如海打上最后一个补丁。
“首犯直接在登州开斩,不必送京了。”承辉帝真是恨透了这几个让他丢脸的官,觉得给他们多活几天都亏了。
“山东巡抚、布政使,皆有连带责任,调往边疆吧,云南、广西都行,山东距离京城太近了。”承辉帝仔细想想气还不顺,又补了一刀。
“如此说来,按察使也是有责任的。”林如海赶紧出来表态,毕竟他是总宪啊。按察使也算是他这条线上的下属。
“那便一并调走,吏部那边抓紧办。”承辉帝也认可了这个观点,倒是工部三个官员,似乎被遗忘了。
遗忘是不可能遗忘的,这不,会都没散呢,人被龙禁尉抓了,送到刑部先关着候审。
杀几个官在贾琏看来,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朝廷最大的问题在基层,皇权不下乡这个潜规则,省下的经费还没亏出去的多。
这个真的就是制度问题了,没药可治的,只能一点一点的烂下去。
要不怎么贾琏费劲的折腾呢,不会是为了养出一个新的阶级出来争夺话语权么?不过估计大周未来够呛。
天朝上国的自信,那真是看谁都是蛮夷。
在登州等结果的贾琏,当然也没闲着,干啥呢?代署登州知府。
吴德和林广在审问完案子,卷宗上交后,主动告辞离开了,留下贾琏,随便他折腾,让他顺顺气,免得回头搂草打兔子,顺带了他俩。
贾琏真没那么下作,都收钱了,这次肯定不会收拾他们。需要收拾的是地方上的士绅。
想搞士绅,对于别人而言很难,对于贾琏而言,太轻松了。
直接让人四处敲锣打鼓,直鲁巡按贾大人来登州了,大家有冤申冤,去登州府告状。
还有一个案子是必须立刻处理的,那就是勾结水师的私营船厂。贾琏亲自去看了一趟,这家船厂的东家居然没被抓,真不是贾琏心慈手软。
资本家和地主,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怎么说呢,人家开场做生意,又没有掺和到贪污里面去,不能瞎抓人。
船厂的东家得知贾琏到了船厂,那真是两腿发软,俩家仆扶着才能走路,见了贾琏直接跪了。
贾琏板着脸道:“跪下何人,报上名来。”
“草民牛大力,叩见巡按大人。”东家哆哆嗦嗦的回答。
贾琏仔细打量他,此前掌握的情报知道他不是个读书人,原本就是个官营场的工匠,官营船厂破败后,因为手艺精湛,为水师参将看上,让他负责修缮水师船只,后来这厮干脆自己弄了个船厂,从身份上来说,现在他还是官营船厂的一员,还要看贾琏追究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