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都是开篇问候一句,除了工作内容外,就开始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小到母羊一次产下两头小羊,再到辖区公社矛盾,再到辖区生下孩子想请他赐名,再到听说附近官吏家中闹矛盾,都会写给他。
不是百户们无聊,而是每月保底三封,工作内容讲完后,只好拿身边事项来说。
就连天师道的传道,也被百户们屡屡提及,他们不喜欢天师道。
个人信仰上,百户群体倾向于太平道。
只是太平道现在的传道骨干在益州与边塞各郡,在巴氐、诸胡部族内推广太平道信仰,构建基层道众组织。
而关中这里,留守的太平道骨干又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在终南山研究医典、药草,一部分参与训练青华卫士,还有一部分游走各处行医,物色合适的道童。
关中附近的少年农闲时能来长安大学混饭,最低也要十二岁左右,年龄更小的那些小少年要么天赋异禀长的高,要么是只能吃这碗饭,别的地方没饭吃。
因此关中附近的民户家里,七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孩童、小少年就成了这些行医道士招纳道童的优选。
道士们挑选道童也是有相应标准的,起码父母是道众,积极参与附近的山川祭祀。
最少参加九次,才能让孩子入选。
每次山川祭祀,要么清理河道、疏浚水渠;要么协助修路、植树,都不是什么安逸的工作。
如果父母、长辈在祭祀活动中亡故或残疾,子弟优先入选。
云游行医的道士搜集、物色的小道童也会分流,要么去终南山集中培养,要么去各处青华卫士营地做童工。
百户能给他发信,只要是道士,哪怕是最初级的绿袍道士,也是能给他写信的。
故而饱餐之后,黑熊不厌其烦,静静阅读,不时拿着蓄墨钢笔书写回复。
这几年下来,他的金简书书法也是进步神速,开始向行草阶段变化。
这可苦了秘书台,每日都要将这些书信誊抄一遍。
誊抄件入档封存,原件带着黑熊的回复,返回发件人手里。
事无巨细了熟于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每天理政完毕,黑熊都能睡个好觉。
无聊失眠这种事情,目前已经很少了。
而法正只能坐在边上,将一卷卷公文、书信递上,等待黑熊阅读、批注回复。
回复后的公文推到一边,积攒十几份就被当值秘书郎带到一边,由轮值随行左右的秘书郎、书吏们誊抄备案。
最后原件分类,漆封后,次日由邮传系统发回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