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人才密度决定外包活跃度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2043 字 2个月前

“你看了吗?”

周不器向宁露晃了晃手里的材料,太多了,少说也有20页。

“看了,没太看懂。”宁露有些抱歉,“你要是想讨论,还是去找张一明吧,我给他看过了。他说思路挺对的。”

一明同学都认可了,周不器就比较慎重了,坐在办公桌上,手里拿着一支签字笔,像是读书似的,仔细地阅读这份材料。

其实也是个学习的过程。

所谓的it外包,其实就是某一家公司想做线上业务,但是种种原因,他们不想自己做,委托给别人来做,这就是外包。

比如前几年大火现在则有些消沉的飞信,就是移动外包给别的it公司做出来的产品。

国内的外包市场发展得晚,法律不健全,也很不成熟。

对找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一般都是要回避外包岗位的,先找正式工作。找不到正式工作了,没办法了再去做外包。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外包市场里缺乏真正优秀的顶尖人才。找来一群平庸的技术人员进入外包市场,可想而知,他们就只能做一些相对低端,或者是大量重复性工作的岗位了。

就跟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没什么两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任何创新性和成长性可言,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性的工作。

是实实在在的码农。

加班非常严重,对员工极尽摧残。

所谓的大厂996,跟外包公司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至少大厂还有很完善的福利体系,有高工资保证,有五险一金和合同保障。很多外包公司都很黑,社保、公积金什么的都没有,甚至很多连正式合同都没有,说解雇就解雇。

不过,像ibm、甲骨文、紫微星工程院这种级别的正规公司提供的偏高端的外包服务,一般不是业内普遍意义上的外包,正式的说法是“信息科技服务”。

很多公司选择购买外包服务,原因主要就是三点。

一,项目太低端,自家不屑去做,让外包公司来做;

二,项目太高端,自家做不出来,让外包公司来做;

三,跨行业。

就比如曼联等欧洲俱乐部,各大球队的官网都是外包给代理公司去做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

假如曼联自己经营官网,就需要搞一套设备、组建一个团队才行。

可是,曼联官网才有多点内容啊?

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这一套设备、一个团队运作起来,至少可以运营10个豪门官网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外包思路,让周不器有了构建紫微星数媒的底气,不管别的业务做得怎么样,拿下欧洲上百家球队的官网代理业务,紫微星数媒至少可以美滋滋地活下来了。

这个世界上,能够自己经营线上业务的公司太少了,绝大部分的公司如果想建立线上业务,首选就是外包。

就像苏宁那样。

国内有一个科技趋势,就是变着花样地号召企业要搞研发,而且是自主研发,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是国内的特殊性。

对欧美市场来说,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什么自主研发的意向,有需要了基本都是在购买外包服务,简单、方便、成本低。

库里安的材料里显示,过去这一年ibm的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的收入超过150亿美元,甲骨文也超过了80亿美元。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ibm、甲骨文这种b端业务霸主为什么在云计算的行业里落后了。

云计算行业才能赚几个钱啊?

现在,紫微云全年的营收才5亿美元,亚马逊云可能还不到4亿美元。

跟超级庞大的外包市场相比,云计算这点市场根本不算什么。

“外包和云计算,好像有业务上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