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赤诚自打自立为陈国国主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徐国。准备在徐国的庇佑下再度复兴陈国。即使徐国在与大信军的作战中一直处于不利,这也没有打消鄢赤诚的这个想法。
其实在行军的过程中,他麾下的一些将领也不明白为什么鄢赤诚这么执着于去徐国。尤其是杨泉武,他觉得此去徐国可谓是凶多吉少。
毕竟正如韦思诚所说的那般,徐国现在自身难保,随时随地就要被大信军攻陷。这个时候投奔过去跟找死有什么不同。
然而杨泉武现在已经不是葛云澜麾下的那名大将了,他现在不过就是在寄人篱下,而且手上也没有什么军队。
他没办法想罗汉昇和韦思诚那般说走就走。如果他现在真的要跟鄢赤诚提出要离开,那么鄢赤诚会毫不犹豫地先除掉他。
可以说杨泉武现在已经上了鄢赤诚的贼船,想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这样,人数原本就不多的军队在前往徐国的路上士气不断下降。许多士兵都叫苦连天,而鄢赤诚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只是两三天的功夫,就有十名士兵被鄢赤诚以各种理由给处死了。
就在军队人心惶惶的时候,徐国投降的消息传了过来。消息传来的时候,鄢赤诚这支军队距离徐国的边界只有不到一里路。
鄢赤诚也说不清楚自己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说是不幸是因为鄢赤诚一心要投靠徐国好重振徐国的幻想泡汤了。而幸运的是他如果再多赶半天路就会正好赶上徐国投降。到时候徐国国主必定会把他拿出来交给大信军从而讨好应天临。
不管怎么时候,现在鄢赤诚算得上是真正的孤军了。
就在鄢赤诚马不停蹄地往徐国赶的时候,大信在原陈国王室的积极配合下已经完成了对北部地区的整合。
现在鄢赤诚就算想要越国陈国北部往西逃窜都已经不可能了。
四万人在周围的大信军面前不堪一击,但四万人又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每天消耗的粮草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鄢赤诚手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粮草,本以为到了徐国能讨要一些。然而如今徐国都没了,鄢赤诚的粮草自然也就没了。
军队可以不发军饷,但却不能不发粮草。士兵们要是长时间忍饥挨饿,不但战斗力会下降而且也容易产生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