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渊道:“王爷说笑,兵是朝廷的兵,非我卫某私兵。”
大周虽然没有水军,但是确有海防,即在沿海一带,设城堡、瞭望台、烽火台等。
有军队护航的船只,他们是不敢碰的。
也就是说,百万两利润,吴王要给军队三万两,再给卫渊三万两。
新军里有无皇帝安插的探子,也不清楚。
“既然都是为了百姓,本王也不兜圈子了。”
卫渊也不再说些什么。
一旦可以率先插手海运,所赚银钱能抵一地几年税收,这不是功绩是什么?
届时吏部评审,少说也得官升一级。
“你这一路,可能要遇到不少商贾、官吏来献殷勤,你可待价而沽。”
这是不算在朝廷税收里的。
他所酿造的梅子酒的确算是上品,酸甜可口,关键乃王爷亲自所酿,常人怕是难喝上一二。
然后还要分摊给各级商贩,真正到手的利润就比较少。
吴王笑了笑,“卫帅还真是有意思。”
但这些事,也就卫渊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要不然,都与海外诸国产生贸易,是会出乱子的。
卫渊也不客气,坐在椅子上,接过吴王手中的酒葫芦,打开闻了闻,随后又饮了一口,称赞道:
“不错,实属上品,吴王还会酿酒?”
倭寇不是傻子,他们知道,什么人能够得罪,什么人不能。
这也算是朝廷的规矩。
“近两年,朝廷广发盐钞,致使苏州财税损失大半。”
官吏来寻,有一半是想挣点钱,另有一半,是想挣功绩。
吴王颔首道:“你能来,本王就已经很高兴了,至于本王向你所言之事,倒是并不着急。”
“我只是奉旨前来平倭,您不该与我谈。”
东南一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说不明白。
杨怀仁摇头道:“一切正常,请卫帅放心。”
“酒也喝了,太湖风光也赏了,话也说了不少,王爷让我来,究竟想说什么?”
卫渊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比如,一支船队,与海外诸国签订单子的利润,可达一百万两。
吴王道:“任谁都清楚,海运一事,宜早不宜迟,一旦过了这个风口,想要再去获得什么利益,可就难上加难了。”
“吴王的意思是说,如果倭寇的问题较为棘手,您需要荡虏军为你苏州商船保驾护航?”
但他是东南招讨安抚使,没有他的允准,不会有一艘船能出海。
当然,对于装备优良的禁军而言,这些都是着布甲,不堪一击的杂牌兵。
但纵然是杂牌兵,也没理由斗不过倭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