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

站在他面前的韩章、富彦国等人,陆续开口道:

“新军能够如此迅速剿灭倭寇,实为国之幸甚,就是不知,卫渊与范大人,可已敲定率先开通海运之地?”

“距离朝廷开启海运已过去整整三个月,这要是再拖下去,只怕会出乱子。”

“这事,也该有所决断了,卫渊有整整八万甲士,难道还不足以保证海运之安危?”

“.”

在他们看来,倘若新军连区区倭寇都战胜不了,那么就太废了。

剿灭内陆倭寇,只能说明,新军战力不至于拉胯,但远远没有到能体现出新军战力的地方。

皇帝陛下因此事过于激动,只怕是想将此事载入史册,然后大写特写。

好让后世人知道,他这个皇帝,在武功方面,是有留下一些东西的。

新军表现的越好,赵祯自然就越是激动。

韩章等人极为了解赵祯,都不愿扫他的兴,毕竟,新军铲除不了倭寇,才是问题。

“卫卿奏报中有说,虽然内陆一带的倭寇已经得到全面肃清。”

“但是大海之上,仍旧有数之不清的贼寇在兴风作浪,为海运安危计,他想请命组建水军。”

待赵祯话音落下。

韩章等人瞬间就不淡定了,

“官家,我大周军队数量多达百余万,倘若又要组建水军,只怕朝廷财政难以维持。”

“卫将军不知朝廷之苦,嘴巴一张,就要兴建水军这水军养起来,可比寻常士卒难多了。”

“水军若成,光是每年维修战船之费用就不知有多少,臣不解,明明新军就可荡除倭寇,卫将军为何还要上书朝廷组建水军?”

“臣实难赞同此事,朝廷好不容易可以借着海运缓口气,可海运还未见利益,就又要为组建水军花钱?”

“.”

赵祯早就猜到他们要如此说辞,

“你们先别急,卫卿除了给朕上了份奏报之外,还亲自编纂了两部图书。”

“据前来送奏报的将士称,这两部图书意义重大,可谓兵家之典籍。”

“你们不妨看一看。”

言罢。

韩章等人便拿起那两部图书看了起来,边看边震惊道:

“倭寇对于沿海一带的影响,竟是如此深远?”

“这是卫渊所绘的海防图鉴,要是根据他的意思修筑沿海一带的暗堡等设施,的确可保沿海平静。”

“咱们这位卫将军,想的不是一时之计,而是要让咱们大周,永绝倭寇之患,永保沿海太平啊!”

“这两部图书何止是可为兵家之典籍?足可称圣典!”

“纪效新书.又是一部练兵之法?这卫将军莫非是兵圣转世不成?先是一部练兵实纪就足让人感到惊叹,如今又写了部训练水军,抵抗海外之敌的兵书当真厉害啊。”

“有时我真的想看看,卫将军的脑袋里,究竟装得什么?常人一生能写一部集大成之兵书便是足够,他却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写出两部?”

“还有这海防图鉴,其价值,远胜我大周各地城防图啊!”

“.”

卫渊在筹海图编一书中,写到了倭寇滋扰边境之患。

假以时日,必然会影响大周长治久安。

他就生怕,这些士大夫们,看完以后,对倭寇之患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写得极为详细。

对于他们的种种赞赏,韩章都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

顿了顿,他缓缓开口道:“如果不出所料,这两部图书,应该是卫将军同时写出。”

同时写出?

听到这四个字以后,这些跺跺脚就能使大周犹如地龙翻身般的士大夫们,此刻再难抑制惊讶神情。

不管是不是同时写出,韩章的话,倒也提醒他们了。

卫渊出征才多久?

这么多的时间,将创作出了两部兵家之典籍?

尤其是那纪效新书,论战略意义,远胜筹海图编,与练兵实纪相当。

仅靠这两部图书,将来,卫渊也可入武庙。

可这才多少时间?

那卫渊,不免太天才了吧?

论兵家之道,哪怕是张辅,都不如卫渊了!

实在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实在厉害.”

“假以时日,卫将军必为当世兵圣。”

“卫将军对于练兵之道的钻研,已经超越武庙中的绝大多数人.”

“.”

顷刻间,他们再次忍不住的惊叹起来。

那些话,是在真的惊叹,也有捧杀的意味,毕竟是当着赵祯的面说出。

此外,若是卫渊并非是在出征之时写出的这两部图书,那只能说,在很早之前,卫渊就已经预料到今日这个局势了。

要真是如此,那么此子之心细如发,当真让人感到恐惧。

如果不是,那卫渊足可称是一位妖孽!

兵家近百年未出彪炳史册的将帅之才,如今,要出了么?

哪怕是武襄公与卫渊相比,也多有不足啊!

这卫渊.才多大?

听到他们一直在夸赞卫渊的才华。

赵祯突然笑了笑,

“朕让你等看这两部图书,是想让你们说一说,水军是否要建,而不是在这里听伱们夸赞卫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