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对西夏用兵

卫渊沉声道:“两国互通有无,他们想要钱粮,迟早会向我大周下手。”

赵祯好奇道:“你也认为欧阳永叔私德有损?”

但身为天子近臣,以为天子出气为由,就能使赵祯放下戒备,再说,他也点明了自己藏有私心,就是希望,要给赵祯营造一种耿直的形象。

他今日是想向赵祯说‘甲胄’一事。

卫渊拱手道:“臣也只是听旁人谈及,至于究竟如何,臣不敢妄言。”

“自欧阳永叔离开京城之后,外面的人,都怎么说朕?”

如此大好时机,一旦错过,可真就不多见了。

卫渊思虑片刻,深深作揖道:“请官家治罪,臣的确有私心。”

士大夫们如果需要一个出征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就是辽夏之盟。

对此,赵祯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不管种家军还是卫家军,亦或者以前的杨家军,他们所能指挥得动的军队,也就那几万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听到这里,卫渊哪里还敢坐?

“这一日,总要咳嗽個几次。”

如今马军司是徐长志说了算,也就等同于他卫渊说了算。

“可没想到,尽是议论永叔私德有损之事,竟无一人替他言说一二。”

卫渊道:“只要辽国不插手,以西夏如今的情势,臣实在想不出,我大周有输的可能。”

而这个时代正建立在无数百姓的生死之间。

“朕原以为,满朝文武听说朕因所谓私德一事,就将一位大相公贬出京城,是要受些微词。”

赵祯道:“如若开战,你可想过,要打出怎样一个结果?”

卫渊道:“与其说是害怕官家,倒不如说是敬畏官家。”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卫渊坚信,杨怀仁此去渭州,定能做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卫渊亲自统辖的荡虏军,如今也被一些人渐渐称作‘卫家军’。

卫渊刚想请御医,就见赵祯摆了摆手,道:

“卫卿的意思是要伐夏?”

针对?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莫过于钱粮之事,而大周内部存在的政治斗争,同样也是绕不开钱粮二字。

“若非伐辽,辽国只会作壁上观,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赵祯一愣,“说说看。”

“卫卿所言,朕不是不知,可眼下,朕只想让吏部尽快削减各司官吏,尽可能将冗官之事解决,或者说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赵祯不愿将这些难事留给自己的孩子。

如今,摆在大周眼前的难题也很简单,首先是政治上存在的三冗问题,其次是各种天灾人祸,再然后是外敌环伺。

始于前朝纷乱之际?

“但不管怎么说,这杨怀仁乃名将之后,擅武艺,精练兵,此去渭州,必能有一番作为。”

他深深作揖道:“官家多虑,臣并无小心翼翼,臣只是想做该做的事情,想说该说的话。”

赵祯半坐在床榻上,招了招手,示意卫渊坐近些,随后,他笑道:

“朕听说,永叔的儿媳自缢多次未遂?”

“铁鹞甲胄一事,非同小可,还望陛下明察。”

这事要是不解决,唯恐后患无穷。

‘康定军’被世人称作种家军,主要是这支军队的驻地,就在延州,归种世衡之子种谔管。

卫渊心中一紧,“民间怎么议论,臣不知,但是臣这几日倒是听不少大臣们说,欧阳相公身为中枢大臣,然而却私德有损,确实该暂离京城。”

“真若讨夏,谁为主帅?最熟悉西夏形势的顾偃开已薨去,你老师已年迈,你又即将为人父。”

吃都吃不饱了,左右都是一个死,干嘛不去造反?

以往与夏国作战时,辽国从不插手,只因辽国实力强横,不惧大周将西夏收拾以后,转而会北上。

如果张桂芬没有怀孕,卫渊顶多就是提出西夏与辽国之间的问题,绝不会主动提出要打几场战役之类的话。

行军作战,拼的并非个人之勇,而是整体国家的实力。

值此关头,正是身为武将来说,最好的时代。

一旦投入极大精力到战争中,即使是拖,卫渊也有把握将西夏拖垮。

赵祯想了想这个问题,摇头道:“暂且不予理会。”

这些事情与卫渊并无多大关联,顿了顿,他问道:

“臣初步猜测,西夏将这等军国要器都卖给了辽国,要么是想与辽国近期犯我大周,要么,就是西夏真的遇到难题了。”

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不只是要戍卫禁中,练兵治兵,对于敌国的情况,更是要了若指掌。

“正好,也为官家您出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