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见状,也只能安慰道:
“将军莫忧,我们西北军好歹也守卫朝廷数十年,三位皇子不会因此责怪我们。”
“若是他们要执意要对我们动手,天下百姓也不会答应。”
袁晨罡闻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我担心的不是我们西北军的结局,而是如今朝廷大乱,三位皇子的势力都已经涉及到了武将。”
“我们西北军守卫西北,有要务在身,尚且被他们发出密旨,你想其他部分的军队岂不一样如此?”
闻言,亲卫皱着眉头点点头。
袁晨罡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
“若是各地的武将都归顺于三位皇子,三位皇子必然也会因此事再起争执,届时武将之争可就不像文官那样和平了。”
其实袁晨罡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如今朝廷的三位皇子都已经统治了整个文官集团。
但哪怕是这样,他们之间还是不分胜负,互相势力不相上下,所以他们齐齐将目光放在了武将的身上。
能被他们看上的武将,手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军队,若是这些武将齐齐站队,结果可就不那么乐观了。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也是文武双方完全不同的相处方式。
文官之间的争夺,不过是打打口水仗,骂一骂街,今天你吵我,明天我吵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吵出个结果。
但武将之间的争夺反而更加直接,各自派出自己的部队前来战斗,谁赢了就谁说了算。
袁晨罡能看透这一点,三位皇子一样能够看得透,他们现在想尽办法地争取楚国各种武将的支持,就是为了到时能以压倒性的优势直接抢夺皇位。
袁晨罡担忧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亲卫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在一边保持沉默。
不过袁晨罡终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朝廷名将,将这些事情带来的忧虑一扫而空后,又重新聚焦在了地图上,开始新的战术部署。
几天后,京城一边。
三位皇子齐聚内务院,内务院官员各自处理着事务。
信使入内,告诉了三位皇子袁晨罡的选择。
“三位殿下,手下已经将密旨传达给了袁承刚将军,但袁承刚将军严辞拒绝了内务院的命令。”
大皇子闻言,眉头一皱,冷声说道:
“怎么,那袁承刚莫非想拥兵自重,独立于西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