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游三娘哭得几近晕厥了过去,因为她想不通怎么就有人能坏成这样?
在亲眼见着那婆娘被吊死在绞索上后,她的心这才稍稍地得到了抚平。
太子大婚后,纪雯出阁的日子又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长公主府的人十月十五的时候过来催了妆,一百二十抬的嫁妆满满当当的,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到了十六日,天刚蒙蒙亮,纪府的人便都忙碌了起来。
纪雯起了个大早,去了翠微堂同王老夫人辞别。
到底是从小就养在身边的,王老夫人的心里自是千般的不舍,但她还是拉着纪雯说了好大一会的闲话,并嘱咐着纪雯成亲之后也要多回来看看。
纪雯羞红了脸点头,然后回了西跨院沐浴梳洗。
东府里的纪三太太则是带着儿媳妇和孙儿一并来喝喜酒,还特意到了纪雯的房里来恭贺她。
文氏因为管着家里的大小事务,抽不开身来,便只能由谢氏陪在了纪雯的身边。
沈君兮也在一旁凑着趣,帮纪雯缓解着上花轿前的紧张。
待到太阳落山,笑语喧阗的纪府便挂起了大红灯笼,四处都是灯火通明。
纪雯已经换好了凤冠霞帔,静静地坐在那里。
纪家请的全福人林三奶奶就端了盅百合莲子粥进来,笑道:“赶紧吃上一点垫肚子。”
纪雯就小口小口的吃着,好像生怕弄花了脸上妆一样。
沈君兮瞧见了,也就悄悄地在纪雯的手里塞了一个荷包:“我装了些点心在里面,你要是饿了,就拿些吃。”
屋里就有人调笑道:“我们这一屋子人还不如人家守姑想得周到,一个个的都只记吃不记打,怕是都忘了自己在新婚之夜饿过肚子的事了吧?”
此话一出,一屋子的人也就都跟着笑了起来。
不一会的功夫,就有人来报新郎官来接人了。
新娘本要拜别父母才上花轿,可因为纪容若和董氏都未曾赶回,纪雯便只对着堂屋里的两张空椅拜了拜,然后便由纪昭背着上了花轿。
沈君兮瞧瞧地躲在门内,瞧着来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的而去,却在心里默念着:“雯姐儿,你一定要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