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观众也有特色,年老年少参半。
不消说,年轻人八成都是奔着唐云风来的。
因为他提醒师姑,打杭城回来,便将自己的名字写上了水牌。
现在看来,多少还是有效果的。
不错。
站在舞台边的唐云风,台下未挪位置的金爷,瞧着心里都高兴。
唐云风脑子里,不断琢磨着刚才金爷的指点。
紧张倒不至于,就怕自己使得活让人笑话了。
要知道,人家今天愿意来,这是观众们捧场。
那明天呢,后天呢?
书开了,后面能不能勾搭着观众再来第二回,第三回,这可靠得全是艺人的能耐。
终于,时间到了。
唐云风一抬步,踏上舞台,朝台下鞠躬,直接重新在椅子上落座。
瞧瞧。
评书门不但场子简陋,就连演出流程也简单得不行。
但人家却赚着,比所有艺人还要多的钱。
讲理不?
谁知,唐云风刚一落座。
台下除了掌声,还有不小的议论声。
掌声来自年轻观众,议论声来自年老的观众。
年轻观众就是瞧个新鲜,甚至她中不少人,都跟唐云风一样,大姑娘上花桥……头一回。
说得是头一回,听得也是头一回。
但年老观众可就不同了。
人家可不是来追星的,而是来听活,听味道的。
而评书门的艺人,为什么越老越吃香?
关键就在于老艺人,借助自己的年龄身份,容易“压点”。
评书重“评”,不想搞那么复杂,那就理解成“讲道理”吧。
这世界上,人们只有听老人讲道理的,哪里有听十几岁小孩子讲道理的?
没错。
就是唐云风太年轻了。
但好在他年龄虽小,但一身气场、风采还是相当不错的。
江湖上的调侃儿叫“人式压点”。
别怀疑,这在吃开口饭的行当里很有用。
不然,可能有些倔老头,这会儿转身便走了。
其实也不止艺人行当这样,现实中同样如此。
想想那些对姑娘骗财骗色的渣男,有几个长得丑的?
唉,可怜。
没有一副好皮囊,连渣男都没得当。
台上台下就绪,终于要开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