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子官员,想要出政绩,怎么办!”
“必然是要从成本和数量上下功夫,何人会想到这质量问题!何人!”
“他们所求的,那就是专求节省,而往下看,这些个被约束的工匠,为朝廷办事,只有些工食银拿,还不1定能拿到,你怎么能要求这些工匠能尽心尽力办事??匠作定然不肯尽心的。”
“这上下糊涂,上下苟简了事,又如何能求精工。”
“殿下——”
沈有容开口了,他的政治嗅觉最为敏感,堪比沈惟敬,“您是打算在军中,汇集工匠,以利诱之,让其造炮?”
眼下这虽然是反问句,但是沈有容的内心还是很笃定的,因为之前在那辽阳城招募辅兵帮丁就是他1手操办的。
这个中的细节,可能帐内其他将领不清楚,但是自己亲手操办的,又怎么会不清楚。
这最后1批招募的帮丁辅兵,可像是工匠的大杂烩。
单单是能烧砖造窑的窑造匠人,他便拿着潞王的手令,从经历司里的在官窑夫中,挑选了上百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整个辽东地区,各卫下辖的在官窑夫,满打满算,把躺在名册上的“僵尸”也1并算上,也不过是1千4百4十2人。
这1下子就抽了近十分之1走。
更不要提,还有能铸铁的铁户,能煮盐的盐户,也有上百人。
若是说当时,那沈有容还有些疑惑,不知道潞王殿下这是要干什么。
但是眼下,1结合潞王现在的话,沈有容便想明白了。
潞王实在是有所远图,布局深远啊。
沈有容心中感叹之际,但是嘴里的话却是不停,“殿下,如今这军中辅兵各类工匠也确实都已齐,各类物料倒也不缺。”
“聪明!”
朱翊镠1听到沈有容这话,双眼便是1亮,自己之前这样费力巴拉地解释,就是为了这个最后做铺垫,“沈参将的话,正是本王信重所想的,我大明是完全能造出精工的,因此本王打算直接砸钱!”
“不知殿下想要造何种炮?”
这话是1向寡言的吴惟忠开口询问的,这人不苟言笑,且话语很少,但是每每1开口就能切中要点。
朱翊镠顺势看向吴惟忠,“吴参将可有什么建议给到本王。”
这是在求教了,自己虽说对于历史很熟悉,但是这些火炮1类的事情,自己也大多停留在纸面上。
单论这火炮的实际使用,自己自然是比不过将领的,而且这北将又是远远不如南将的。
因此这出身浙兵,又是戚继光老部下的吴惟忠,便是最好的人选了,哪怕他不问,朱翊镠也打算主动开口去问他的。
“依着末将的愚见,想要攻破木栅,还是要造铜发熕。”
吴惟忠没有太多思考,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嗯——”
朱翊镠也是1个轻点头,关于这1点,倒是没有超过朱翊镠的预料。
这铜发熕,确实是自己眼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这火炮,在嘉靖万历年间,其实没有太多选择,远远不如后期天启崇祯可选择的火炮种类多。
不去讨论那些虎蹲炮这些小口径火炮,单论较大口径的火炮,其实就两种,1种是天字铜炮,每1尊大概就在3百到4百斤上下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