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和崔知府告别,径直出了衙门,朝着冯府而去。
崔知府看着赵策的背影,喃喃道:“本府先前点你为案首之时,还有过考虑。”
“若是早知如此,本府当时必会毫不犹豫,直接免了你童试的资格才是......”
又想起那时候赵策所作的诗,崔大人拿起赵策方才用过的毛笔,写下了后面两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
崔大人精神一震:“这小子,真是个人才!”
“此事若成了,本府的前途......”
崔大人越想,越是振奋。
正如先前书院山长所说,自己治下有这样的人才,还怕会没有政绩?
去年吏部大计之时,高文县的张知县便因为赵策的关系,得了陛下亲自的批语,名字在陛下面前挂了号。
如今自己这般,要是赵策成了......
擒获贼人之功,救治御史之功,如今再加上这平叛若是成了......
崔大人执笔的手,都兴奋的要抖动了起来。
不想升官的知府,不是好知府啊!
崔大人今年才四十多,正是壮年。
他还可以为国效力几十年!他的机会就在眼前!
他当即唤来人,吩咐道:“去与吴百户说,抽调城中的兵力,让所有人都听从赵策的指挥!”
“若有不从者,敢于看轻者,本府绝不轻饶!”
衙差赶紧应下,小跑着退了下去。
......
赵策到了老冯家中,敲了敲门。
门房很快便把他迎了进去。
冯管家见到赵策来,赶紧问道:“赵公子此时前来,可是有事?”
赵策点头道:“我想在冯府借一一杆枪。”
冯管家直接带着他到了家中的演武场,平时赵策也是在这里跑马的。
指着旁边的兵器架说道:“老爷先前就交代过,赵公子随意取用便是。”
“若是看上了,直接拿走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