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百来号人,将近400万元的工钱,找谁要去?

起初,工人们还和黄炳忠一条心,采用合法途径,到处找陈一龙。找不到,就一起到政府拉横幅。政府让经侦立了案。

拉横幅的队伍被遣散后,工人们的生活渐渐吃不消了,就把怨气都发在了黄炳忠身上,慢慢地,什么难听的话也冒出来了,甚至有人说,陈一龙早就把工钱结了,钱都被黄炳忠私吞了。

那些话深深刺痛了黄炳忠。

他百感交集。

他想不到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为了钱,竟至如此恶毒地怀疑自己。可是辩解有什么用?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不是他把乡亲们拉来干工程,大伙儿也不会受损失。他没法子,只能忍着。

后来,乡亲们到他家去闹。他最终做出决定,卖房,卖私人物品。

他的私人物品里,最值钱的,是一件金丝翡翠手镯,那是从老人手里传下的物件,本打算当作聘礼送给将来的儿媳。

黄炳忠急于出手,把手镯卖给了文物贩子,得款25万元,又卖房子,这才好不容易凑齐400万元,给工人发了工资。

黄炳忠的行为,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一意孤行,谁也拉不回来。

实际上,黄炳忠这么做,并未挽回自己的信义和脸面。大多数工人领钱时不但心安理得,甚至还有人继续当面刺激黄炳忠,说他卖房子是演戏,说这钱很可能就是陈一龙的。

忠厚的黄炳忠真是伤透了心,决意找到陈一龙,讨回欠款,再把陈一龙带到工友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

为此,他求儿子黄赫发挥特长,帮着找人。

卖房的事可瞒不住,就算黄炳忠不吱声,黄赫也一直在暗中寻找陈一龙。

除了身份证号码,黄赫没有陈一龙的任何信息,但他就是凭着那串号码,通过网络定位到了陈一龙的位置,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黄赫当时有个要求,要陪父亲一块去见陈一龙。

黄炳忠嘴上答应,结果却甩下黄赫,独自一人去了另一个城市,找到了陈一龙的落脚地。

当黄赫急忙赶过去时,黄炳忠已经绑架了陈一龙。

他不知道父亲和陈一龙怎么谈的,只看到父亲站在高高的天台,手里拿着一把枪,狠狠顶着陈一龙的脑门。

那是一把网购的弹珠枪。

警察蜂拥而至,苦劝无果。

当时,黄赫收到父亲的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是:我错了!找到那件翡翠手镯,买回来还给你母亲,那是咱的尊严。

黄赫看完短信,来不及出声,埋伏的刑警就击毙了黄炳忠。

黄赫亲眼看着父亲中弹,从楼顶摔了下来,跌落到楼下的防护垫上。

“我错了”——黄赫一直捉摸不透父亲这话的意思,是说胁迫陈一龙这事错了呢?还是说凑钱顶给工人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