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他就摇头道:“这些辽东人也实在是蛮横胡虏之辈,明明无根无底却到了京城还不老实,还要劳烦建阳你来走这一趟……若非看在建阳你的面子上,这封信我决计是不写的,正要他们辽东人吃吃苦头才明白如何做事!”
王文龙一阵愕然:“先生也觉辽东人是胡虏?”
李植还劝王文龙说道:“建阳宅心仁厚,听了辽东人一面之词便愿意站在他们一边,这些辽东人的性子,你真是要和他们相处过才明白……”
这时墨也磨好了,李植边写信边说起他在辽东的遭遇,李植在辽东当巡抚时,做事处处受掣肘,辽东的官员互相勾结,形成了一个个利益小团体,根本不听他这个巡抚的调遣,能够在辽东开垦四万亩良田,李植真是累的胡子都白了。
王文龙知道这其实都是大明对辽东经营的失策留下的乱子,朱元璋时期中原的经济还没发展起来,朱元璋认为辽东“旷土寡民难以养军”,加上他对自己所创立的卫所兵体制极有自信,所以和历朝历代采取移民实边、设立郡县等直接管辖措施来经营辽东不同,朱元璋一开始就为辽东的经营定下了“废黜府县”“不移民实边”两条政策方向。
事实证明,卫所兵体系的治理能力远远达不到朱元璋的预期,“废黜府县”更使得辽东地方上完全成为了军队的一言堂,辽东军户不服从于军头就无法过上好日子,二百年下来,辽东军户自然就以卫所为划分形成了一个一个利益团体。同时朱元璋要求“不移民实边”又使得偌大辽东全都是军队的控制区,没有民政官体系去制衡这种倾向。
两相交加的结果就是辽东人份外的抱团,对于外来官员全然不相信,李植经营辽东时一边推行屯垦,两只眼睛还要盯着下属官员做事,要不然分分钟他们就能把朝廷的政策拿回本家卫所利益私分了。
李植吐了一番苦水,最后做出自己的结论:“辽东地方胡汉杂处,使得当地军户七成似汉人,三成还似高丽女真人,故而不可深交。”
王文龙接过李植的手书帮他吹干,皱眉道:“我曾与女真高丽人接触过,他们和辽东百姓的性子非常不同。或许是辽东的制度养出了百姓这样的性格?”
“非也,那群人是养不熟的……日后看着就是了!”
李植在辽东做了几年官也不知经历了什么,但明显受伤实在太重,对于王文龙的话并不接受。
王文龙也没有办法,李植给了他这么大面子,总不能因此跟李植开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