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章 各怀心机

篡唐 庚新 3685 字 4个月前

对许多人而言,本应是轰轰烈烈的洛阳之战,随着王世充虎头蛇尾的献城投降,就已落下了帷幕。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中,洛阳之战似乎还没有结束。

长安的李渊,洛阳的李世民,河东的李建成都很清楚这一点。当李言庆突然放手河北战事,转而将注意力投注于洛阳的那一刻开始,李建成已经知道,这好戏不过刚刚拉开了序幕。

说实话,李建成近来压力很大。

自从他卸去了左领军大都督的职务,由军中转而政务的那一天开始,就清楚的感受到李世民给他带来的压力。

从道理上来说,李建成作为李唐的继承人,从军中脱离职务,倒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若李建成在战场上出了乱子,定然会给整个关中局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李唐未来的继承者,李建成考虑的事情,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他将来是帝王,必须要着眼于全局,而非战场。从这一点说,李渊的思路并没有错误。毕竟经过这连番的鏖战之后,如何恢复元气,是李唐目前最为关心的事情。其侧重点,也必须从战争转为休养生息。

军事上,有李世民足矣。

但政事上,李建成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再者说,李渊还在位,他才是这李唐江山的掌控者。只要李渊还在位,那么又有什么可惧呢?

李建成一开始也是这么考虑。

但随着李世民在浅水原先败后胜,柏壁之战更大胜刘武周,打得刘宋溃不成军不说,更平稳了塞北局势,声威登时是如日中天。如今又主持洛阳战局,更会进一步助长李世民的声势。

李建成开始感受到来自于兄弟的压力,朝堂上许多大臣,提及李渊子嗣的时候,必言李世民。

这也就是说,李世民在朝堂上的威望,隐隐已压住了李建成。

李建成如何能不心焦?

可是他既然已经交出军权,想要再重新获得,可就没那么容易。除非李世民在洛阳惨败,否则李渊也没有办法冒然剥夺李世民的兵权。洛阳之战,会失败吗?当战局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尚不明朗。但随着李言庆邺城大败窦建德,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河北的时候,结局已然清楚。

“洛阳战局已经结束,接下来一年之内,父皇必不会轻启战端。

本宫不日将返回长安,可是二郎战功显赫,在朝堂上已隐隐对本宫形成威胁,本宫当如何是好?”

李建成目光灼灼,环视众人。

“太子,您是陛下亲封,又何需惧秦王?

只要太子能做好本份之事,得陛下欢心,秦王即便是功勋再大,终究是为太子将来铺路而已。”

说话的人,名叫李纲,原本是隋室旧臣,曾参与编纂过开皇律。

不过如今他官拜太子少保,官秩正二品,是太子三师辅弼。李唐东宫,与隋室相同,设立三师三少。所谓三师,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而三少则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自古以来,这三师三少,非等闲人可以为之。李纲在隋室,既有刚直不阿之名,故而李渊登基之后,对李纲极为看重。委任李纲为三少之一,也算是明确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在李渊看来,有李纲这位刚直之人辅佐,李建成定然能做好太子的本份。

前朝杨勇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李渊对太子东宫的属臣,也就格外关注。非能力品行名望家世皆犹者,不能出任东宫幕僚。也正因此,三师三少者,如今唯有李纲一人出任。而三师三少之下,名为太子宾客,设立四人,官秩正三品。担任此一职务者,正是王頍之子,王珪。

王珪同样以刚直著称,敢于谏言。

太子宾客的责任,就是‘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之责,倒是正与王珪的个性相符合。

除此二人之外,李渊身边尚有率更寺丞魏征,掌刑罚礼乐;崇文馆学士郑元琮,掌刊正经籍。同时,郑元琮的侄女,就是李建成的老婆。有了这一层关系,李建成自然把郑元琮视为心腹。

郑元琮说:“话是这么说,可问题在于,如今朝堂只知秦王而不知太子,长此以往,太子必处于尴尬地步。李少保,非元琮挑拨离间,而是杨广前车之鉴,我等亦不可不为太子考虑。”

李纲一蹙眉,“郑学士此言差矣,杨广之所以能上位,实因杨勇不成气候。当年我亦为杨勇东宫辅臣,对其了解甚多。杨勇,亲小人而远忠良,以至于最后被杨广所乘。而今太子宽仁忠厚,远小人而亲忠良,又岂能重蹈覆辙。太子只需尽心做事,其他事情无需多虑……”

“但天策府如今声势迫人,太子又无法掌控兵权,只怕……”

魏征蹙眉道:“李少保所言虽然不差,但若太子无有兵权,恐怕将来继承大宝,亦不安稳。”

魏征这一番话,说中了要害。

哪怕官位再大,若手里没有兵权,终究不是常事。

李纲性情刚直,曾做过杨勇的东宫属僚,也算是经历丰富。虽说魏征的话有些大逆不道,可是也并非没有道理。故而李纲面带沉吟之色,闭口不言。魏征这家伙,说话可一点都不拐弯儿啊!

“老王,你为何不说话。”

李建成突然开口,目光直视王珪。

王珪一笑,“太子如若掌兵,难免会令陛下心生猜忌;太子不能掌兵,则将来会失去朝堂上的话语权。既然太子需要掌兵,却无法出面掌兵的话,何不请一能掌兵,而陛下又不会猜忌的人出来掌兵呢?这样一来,太子即可以安然无忧,而陛下也不会猜忌,同时又压制住天策大将军,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这个……”

李建成连连点头,李纲等人也不由得表示赞同。

“王大人话虽如此,但这么一个人,恐怕很难选出来吧。

即是太子的人,又不被陛下猜忌,同时还能压制秦王殿下……此三者缺一不可,何人可当?”

王珪笑而不语。

魏征则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李建成李纲相视一眼,目光不由得落在了郑元琮的身上。

郑元琮有些疑惑,问道:“太子看我作甚?”

李纲笑道:“这个人选倒是有,只不过怕要委屈了元琮兄弟。”

“若能保太子稳固,我受些委屈又算得什么。不过,你们所说的……不会是那个家伙吧!”

郑元琮终于醒悟过来,同时也明白了李纲话语中的‘委屈’是什么意思。

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这个人最为合适。可问题在于,若同意了,他兄弟夺回著经堂的梦,恐怕就会破灭。而且,兄长和那个家伙,有杀子之仇。哪怕起因并不在那人,但若非那人推波助澜,说不定……这些年来,自己兄弟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夺回著经堂,但是现在……

一刹那间,郑元琮思绪此起彼伏。

兄长远在江淮,这长安大小事宜,尽归于自己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