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张格尔之乱与徐松的新疆识略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066 字 1个月前

张格尔面对清军逼近,多次逃往境外又潜回境内。最终,在道光七年张格尔再次企图发动叛乱时,被清军参赞大臣杨遇春和提督杨芳率军擒获。

次年,张格尔被押解到京城,经审讯后被处以凌迟并枭首示众的极刑。清政府对叛乱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算,以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张格尔叛乱给新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与破坏,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着作——《新疆史略》应运而生。

当硝烟渐渐散去,清政府深刻认识到对新疆地区进行全面了解和有效治理的紧迫性。此时,《新疆识略》宛如一盏明灯,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它不仅承载着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新疆治理的重要指引。

《新疆识略》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新疆地方志书。它由徐松撰写、伊犁将军松筠奏上,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新疆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等方面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幅精细的新疆全景图,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新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首列的新疆总图以及南北两路、伊犁各图,直观地展现了新疆的地理全貌,而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详细记载,则反映了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情况和当时新疆的社会风貌。

伊犁将军松筠封疆大吏,积极推动新疆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志书编纂工作。徐松于嘉庆十五年(1810 年)被降职至新疆,他博学多才,尤长于地理之学,在新疆进行大量实地考察,为《新疆识略》的编纂积累了丰富素材。

徐松(1781 年-1848 年),字星伯,原籍为浙江上虞,后迁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是清代着名地理学家。

嘉庆十年(1805 年),年仅 24 岁便考中举人,25 岁以殿试二甲第一名、朝考一等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改翰林庶吉士,不久授翰林编修,入直南书房。

因其天赋和才学,很快得到朝廷赏识,进入全唐文馆担任提调兼总纂官,负责编修《全唐文》,期间还辑录了《河南志》《宋会要辑稿》《中兴礼书》等重要的唐宋典籍,并撰写《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等着作,奠定了他在清代学界的地位。

30 岁左右的徐松出任湖南学政,但上任不到一年,就被御史赵慎畛奏参其虚索陋规及出题割裂圣经等九款罪状。坐轿子进棂星门。棂星门在古代是尊孔的象征,学政作为主管教育文化的官员,这样的行为被视为对孔圣人的不敬重。

又以“官员出书”变相腐败,在科考之年,将自己的诗文出版成书,强行卖给前来参加考试的生员。徐松编写了《经文试帖新编》,让教官向生童们兜售。据其家仆刘贵供认,共发下去 4010 册,卖掉了 2380 册,徐松获利 476 两银子。

在挑选优等生员时,要求考生在点名前缴纳数百文钱。“红案陋规”是当时教育系统中的一种不良惯例,即额外收取费用。徐松被指控增加了这种不合理的收费。

佾生是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在选拔佾生时,徐松存在滥取并索要费用的行为。每县发几十名“备卷”,谁给了钱就录取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