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茶水,冒着热气。
几片嫩黄鲜绿的叶子,浮在水面上,晶莹剔透,甚是可爱。
韩夫之端起茶杯,先是嗅了一口,然后小口品尝,只觉唇齿留香,沁人心脾。
忍不住赞了一句,“好茶!此茶可有名字?”
“碧螺春!”
姜逸也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心中也是满意。
这段时间以来,风栖谷出产的茶叶和酒水,品质越来越过高了,再也不用喝那种酸涩的浑酒,以及满嘴的茶沫子了。
品过一轮茶水,姜逸放下茶杯,看着眼前这个老者,静静的等待对方说话。
自从返回洛邑,参加过朝议过后,姜逸就如同这大虞一般,表现的异常低调。
大部分的时间,姜逸都是待在大学堂。
一方面是利用这段时间,与学堂的师生一起,增加自我修行。另外一方面,也给这些学堂的孩子,讲讲“思想政治”课。
当初之所以坚持要建学堂,一方面是为了锤炼圣道根基,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为大虞朝,培养自己的人才。
对当今儒生士子,四处奔走于诸侯之间,以三寸不烂之舌,借助鼓动各诸侯王建立霸业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等行为,姜逸是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对国家教育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大虞朝祸乱的根源之一。
所以在宗虞大学堂内,姜逸坚持设立一堂其它书院都没有的课程,那就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课。
让这些孩子从小就培养爱国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生为大虞人,死为大虞魂!
修行、教学,顺便指点指点自己那几位徒弟,对于新圣道方面的修行所遇到的问题等等。
姜逸这段时间虽然过的低调,但是绝对的非常充实。
所以对于这位洛邑书院的山长突然出现,姜逸也是感到异常的意外。
整个洛邑都知道,自己与洛邑书院不对付,自己在洛邑的几次冲突,几乎都是与洛邑书院有关。
自己这偌大的名号,可以说基本上是踩着洛邑书院的脸面扬名的。
不过那些冲突大多都是与洛邑书院的儒生士子或者教习之间,对于这位洛邑书院的山长,姜逸早有耳闻,但是还真没有见过。
只是听说对方有文宗境界,像个真正的隐士一样,大隐隐于市,虽是洛邑书院的山长,但是却极少过问书院的事务。
早些年洛邑还有个说法,说这国子监的祭酒冼轸和洛邑书院的山长韩夫之,是一对糊涂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