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鲁昭公(三):昭公五年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1809 字 2个月前

鲁昭公五年,即公元前五三七年,春季,鲁国舍中军。

当初季武子作三军,为的就是掌控鲁国的军队,削弱鲁国公室的力量。

如今削弱中军,目的也是相同。

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中军,鲁国的军队有多少,甚至跟鲁国的实力强弱都没有关系。

而在于执掌权力的人是谁,以及这些掌握权力的人他们想要做什么。

鲁国在诸侯之中的位置,比不上晋、楚、齐、秦,但国力尚可,身份特殊,夹在晋、楚、齐三国之间,晋、楚争霸,已无壮大图强之机,故能威小国而不可慑诸邦,外事渐媚而内事愈权。

鲁国三桓位高权重,自季文子掌权之后,便世代执掌鲁国国政。

权势重而私欲起,携家带族,众不可违也;尊位高而党同盟,贤者因其志,能者贪其势。

逾君臣之别,违伦理之常,其可见也。

而季武子能够这样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叔孙穆子的去世,季武子失去了最大的钳制,鲁国的道路定了。

去掉中军之后,鲁国的军队被一分为四,季氏独占其二,孟氏和叔孙氏各站其一。

与当初作三军相比,季氏得到的更多了,孟氏和叔孙氏则抛弃了相对‘宽缓’的做法,与季氏相同,尽征其民,或是征兵,或是征税,如此之后,再上交公室之税。

这件事在施氏那里讨论,在臧氏家里达成协议。

季武子以策书的形式让杜泄(叔孙氏家臣)向叔孙穆子的棺材禀告,杜泄向季武子表示,穆子是不愿意去掉中军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僖公的庙前盟誓,在五父之衢诅咒。

说完,杜泄便扔下策书,带着他的手下哭了起来。

鲁昭公到晋国去朝见晋平公,从校外慰劳到进献礼物,都很符合礼仪。

晋平公因此对女叔齐表示,鲁侯不是很懂得礼吗?

女叔齐却表示,鲁侯哪里懂得礼了?

晋平公不解,女叔齐则表示,从郊外慰劳到进献礼物,没有违背礼节,这只是仪式而已,不能说是礼。礼,是用来保卫国家、推行政令,不失去百姓的。如今鲁国的政令都在私家,不能拿回来。有子家羁,却不能任用。触犯大国的盟约,欺侮小国。利用别人的危难,却不知道自己的危难(当指季武子攻莒国,取郓地)。

鲁国公室的军队一分为四,百姓靠着三家大夫存活。民心不在国君,国君却不考虑后果。作为国君,危难将要到他的身上,不忧虑他的位置。礼的根本和枝节,区别就是在这里,他却急于学习琐碎的礼节。说他是懂得礼的,不也还是距离很远的吗?

夏季,莒国的牟夷带着牟娄和防地、兹地逃亡到鲁国,牟夷的地位不高,但是鲁国看重他带来的土地。

莒国到晋国禀告此事,晋平公便想要逮捕鲁昭公,范献子不同意,便将鲁昭公放了回去。

七月,鲁昭公回到鲁国。

莒国人攻打鲁国,可自己却没有做防备。

叔弓率军在蚡泉(鲁邑,今山东沂南西南)击败莒国军队。

这一年,秦国国君秦景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哀公继位。

这一年,先圣孔丘十五岁。

鲁昭公五年,即公元前五三七年,春季,鲁国舍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