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显不同的是,西北王宋晟早早就嘎了,剩下的儿子虽仁义带军,但已无其父龙虎之威,不足为惧。反倒是这沐晟,今年也不过40多岁,正值壮年,骁勇善战,手握重兵,还深得一方民心,怎可不防?
多年来,朱棣可谓不遗余力的给沐晟安排任务,吊打周边一众列国,缅甸暹罗安南就像砧板上的鱼肉,时不时就要被这西南王拿来刷经验值。
刷着刷着,沐晟就觉察到不对了,虽说镇守边塞我辈儿郎职责所在,但朱棣这失心疯般,动不动派些使节去周边挑事,惹别人不高兴了就来开战,一打沐晟就得上。每次都是小胜与大胜的区别。
一路赢下来,硬是没见朱棣给什么赏赐,甚至连兵源都不给补充,一句“西南偏远,恐中原将士水土不服,沐王请自行解决”就打发了。
沐晟这才悟道了,敢情朱棣是见不得他西南王强盛,从此只能开始装傻充愣,避其锋芒。
赶巧了,永乐四年,安南发生胡氏家族谋朝篡位,诛杀大明认可的陈朝藩王全家,并哄骗朱棣,说陈氏病逝,已无后人,所以黎氏才勉为其难接替皇位,还求大明册封。
结果陈氏血脉陈天平当朝对峙,吓得安南使臣跪地认罪,朱棣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胡氏父子还假意愿退位还政于陈氏,朱棣命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兵马,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回安南。
结果这胡氏父子不讲武德,半路截杀,当着明军将士的面将陈天平掳走,最后处于凌迟之刑。这哪是割陈天平的皮肉,简直就是打朱棣的大逼斗。
朱棣随即指派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共计三十万兵马,征讨安南,诛杀奸贼胡氏一族。汉王朱高煦也是亲率人马,前去助阵,足可见朱棣对安南的怒火中烧。
也是在这里,沐晟得遇了他一生的好兄弟,张辅。这子青年时就随父参加了靖难之役,其父在东昌之战中为救朱棣,闯入敌阵力竭战死。所以朱棣对这小将怀愧疚之情,不遗余力扶持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