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合规矩,无名身为殿前抱刀卫,理论上除了皇上睡觉不能守在床边,就该寸步不离。但朱棣不乐意,无名看了看一旁慵懒的林川,也就放下心来。
“少班主,照顾好老班主。”无名托付道。
“他这精神头,徒手能打虎,他照顾我还差不多。”林川那溜须拍马,换来了朱棣对其后脑勺的正义一拍。
就这么的,奇怪的爷俩儿开始了北庄巡游。
这是一座很新的村镇,所有的建筑看上去也就十来年的光景,过去的小村落应该已被移民取代。整个北庄几乎全是外来户,所以同宗之间才那么团结,形成了三姓鼎立的局面,堪比缩小版的三国志。
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同宗,刘李王三家形成了特殊的契合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又相互较劲,看上去是争个面子,实则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免被其他两家给占了。
区分三家人的方式也很简单,刘家人多为佃农出身,皮肤多黝黑,看上去更苍老一些;王家岗多为码头工人,行事作风更为粗野,不顾及形象,喜欢穿开衫,说话嗓门贼大;李家人算所有人里最撑头的,他们以养马为生,衣着得体,也是更有钱的一帮乡民。
北庄的经济生态很好理解,从枣庄运来的煤炭几乎一天从早到晚不带休息,拖运的马车马匹由李家提供,随车的劳工都是王家后裔,而进了北庄之后,劳工歇脚吃饭的路边小摊,都是刘家人在经营。十几年来,大家都是依靠这一套规矩在生活,或许赚得多少会有些许差异,但日子却能相互帮衬的度下去。
走在北庄镇的市集之上,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间烟火,不像京师的街道,随处还能见文人墨客挥洒情怀,在这北庄只有为生活奔波的乡亲父老。
“臭小子,在你看来,这北庄打理得如何?”朱棣开口问询道。
“属实不错,各家各户分工明细,可谓面面俱到,当地的百姓应该都能混一口饭吃。”林川的评价也很高。
“治理有方,但赈灾无力。刚才来时就看到了,那些分发的粥食,稀如清水,怎可活命?贪图富贵人之常情,但盘剥灾民,猪狗不如。”朱棣略显不悦。
“有没有盘剥,问问不就知道了?”林川说着,将朱棣拉到了距离发粥处不远的一家路边摊前,这是一家专卖葱油素面的小店,摊主同样是刘家人。
“老板,两碗素面,多放点汤水。”林川吆喝着,拿出了四枚铜钱,拍在了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