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寄希望于林奇还很年轻,对这个世界多少还有些敬畏,万一就成功了呢?
林奇嗤笑了一声,“你哥哥很快就做不了主了。”
“你能来到这里,说明有人稍稍提醒了一下你有关于收购战的细节,收购战一旦发动就必然会清场。”
“现在你拿不出钱,无论那些小股东代表着谁,他们都必须作出选择,”
“竞价的选择!”
在联邦发动恶意的收购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属于双方协商后的结果,更不算完全自然的市场行为。
这种恶意收购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的金融问题,所以在金管会和国会的推动下,一系列的法案应运而生。
一旦发动收购的一方持有超过多少的股票,他们就有权力要求暂停挂牌。
金管会的说法是这样能够保障普通股民的权益,不至于他们在两个巨头的碰撞之间被碰的支离破碎。
随后还规定了收购之后必须进行资产重组和私有化,等一切都停息了,才能重新上市。
大多数时候发动这种恶意收购的一方,在资金方面已经做好了足够的预算,同时他们也得到了银行的支持。
他们可以把自己手中的股票以股市封盘的价格抵押给银行,从银行借钱持续收购。
只要预算做的好,可能用一两个亿就能撬动市值五六个亿的公司
当然,这是正常发展的流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恶意收购失败,恶意持股的一方所持有的股票,不计投票权,持有者不得进入董事会。
收购的热潮结束,股票重新挂牌,热潮冷却,恶意收购者会亏损一大笔钱后离场。
现在两家公司对每时每刻发动了恶意收购战,这也意味着他们有绝对的把握,把每时每刻拖进深渊之中。
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银行乐于把钱借给攻击的一方,也就是那些恶意收购者,却不愿意把钱借给防御的一方,也就是现在的每时每刻。
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攻击的一方来说他们的目的是牟利,而这已经是在发起行动之前就计划好的。
无论是现在布佩恩流行的拆分,还是接手经营,他们的任何行为都是具有侵略性的。
通俗一点的来说,必要的时候他们为了收益可以毁掉这家公司,这足以让银行至少不会亏本——他们有办法从收购者手中把公司合法的掠夺过来进行获利,还能继续把债务丢给收购者。
但防御的一方不会这么做,他们不会毁掉自己的心血来对抗收购者,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这也意味着把钱借给防守的一方时,风险会明显的高于收购者。
银行从来都不是慈善机构,银行的核心业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赚钱,只是很多人被银行的包装欺骗了,认为他们是某种“公益性机构”
其实并不是,他们才是联邦最能赚钱的人,没有之一。
银行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就作出了选择,以至于每时每刻的总裁到了这一刻没有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