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到齐,云绫方才道出绵州失守的消息。
闻言,帐下众人却是毫无反应,只望着上首的云绫静待下文。
云绫沉吟片刻,将视线转向孙怀义,开口道:“孙师叔,若以你部全速行军,多少时日能赶到剑阁?”
闻言,孙怀义默算片刻,抱拳道:“若不为大军开道只一路疾行,三日内可到。”
“三日?”云绫蹙眉,有些为难。
在地势平坦的大平原上行军,一日能行五六十里已是大军的极限,多了士卒疲惫,夜里容易炸营,即使赶到前线也无力作战。
蜀中道路本就难行,加之天气炎热,使得行军速度大受拖累。
云绫虽心忧蜀中叛乱,却也不得不控制着大军的行进速度,每日能走出三十里已是极限。
她算了算与剑阁的距离,三日赶到,也即是一日要开进六十里,她委实担心将士们吃受不住。
见云绫蹙眉不语,孙怀义久在军中,如何不知她在担心什么,当即解释道:“姑娘,我玉麟卫职责本就与旁的卫军不同,翻山越岭那是看家的本事!”
“日行六十里,还尽是山道,将士们真受得住?”
“姑娘放心!末将所部五千人三日赶到剑阁,若少了一个,请斩某头!”
见孙怀义如此坚决,云绫当即颔首,笑道:“孙师叔言重了,什么斩不斩的,岂有战事未启而先斩大将之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闻言,孙怀义还待说什么,却见云绫忽而正色道:“右中郎将孙怀义听令!”
“末将在!”
“着令你部为大军前部,强行军赶至剑门关就地固守!关在人在,关亡人亡!”
“遵令!关在人在,关亡人亡!”
旋即,云绫又看向王崇义道:“王崇义,你久在蜀中,熟悉地理,便令你部为大军先导,不得有误!”
“喏!”
待军令下达,云绫神色一松,抬手示意孙怀义和王崇义二人坐下,又道:“今日召你等过来非只为此,如今绵州失守,我军之后该如何行事?”
话音落下,帐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一时无人应答。
要说在座之人单论打仗或是一把好手,但若论起战略大局来,就有些抓瞎了。
此间经验最丰富的当属孙怀义,但他却是勇猛有余而智计不足,否则也不会至今还只在玉麟卫担任中郎将了。
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从不与已经独当一面的李怀仁、褚怀亮相比,就安安心心在玉麟卫当值。
云绫见帐下无人发言,心中暗暗遗憾之余也没再为难他们,只教众人各自回去安抚部众,她则独自一人坐在帐中愁眉不展。
她有些后悔将姚崇训留在长安了,这人虽说不是专长兵事,但好歹还是能出出主意的。
燕十七送完众人回来见此,不由快走两步来到云绫跟前,出声道:“姑娘何须烦恼,那天机门乃是诸葛武侯传承,待到了剑阁您还怕没人能给姑娘出主意哩?”
云绫却是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回道:“《中庸》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军国大事非同儿戏,不可不慎,若不早做打算,临时起意不过弄险罢了。”
闻言,燕十七便不再多言,只静静地为云绫添茶倒水。
跟随云绫这几年,她虽是读了些书,明了些理,却也不敢妄言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