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决策东征

南明崛起 阳江牡丹 3500 字 13小时前

京城的宫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阳光艰难地穿透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地上,映出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为这凝重氛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愈发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李奇身着一袭寒光凛冽的威严战甲,身姿挺拔如傲立霜雪的苍松,他步伐沉稳且坚定,阔步踏入议事大殿。

刹那间,他身上那股久经沙场、杀伐决断的气场仿若实质化一般,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让殿内原本嘈杂的众人安静得落针可闻。

此时的大明,在李奇殚精竭虑、卓越非凡的领导之下,已然彻底扭转乾坤。

北方战线,捷报如同雪片般频频传至京城,那曾经如恶狼般肆虐无忌、妄图侵吞大明疆土的满清势力,在李奇的运筹帷幄与明军的英勇奋战下,被狠狠击退,如今已如丧家之犬般,灰溜溜地被驱赶至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

大明本土的疆域,再次恢复了往昔的安宁与稳固,百姓们得以重归田园,安居乐业,集市上再度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生机。

不仅如此,海外的拓展更是成果斐然。台湾宝岛,这片失散多年的华夏瑰宝,在大明水师的乘风破浪与英勇征战下,顺利重回大明温暖的怀抱,如今已成为海疆之上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明珠,商船往来频繁,贸易昌盛繁荣。

日本列岛,亦在大明坚不可摧的铁骑践踏与战舰威慑之下,心悦诚服地臣服纳贡,为大明的昌盛添砖加瓦,异域的珍宝、特产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丰富着百姓的生活。

然而,李奇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深知这看似繁华平静、歌舞升平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一道尚未愈合、隐隐作痛的伤疤。想当初,他在北方战场与满清拼死鏖战,生死一线之际,那一直以来被视作大明属国、受大明诸多恩泽庇护的朝鲜,竟在如此关键时刻背信弃义,宛如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悍然出手。他们无情地围困大明侨居朝鲜的无辜子民,断绝往来的粮道,使得前线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明军将士们瞬间陷入绝境。

粮草匮乏,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却依旧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坚守阵地,寒风呼啸,吹透他们单薄的衣衫;缺少援军,他们孤立无援,却毫不退缩,在冰天雪地与饥饿交迫中,为了家国,为了身后万千百姓,为了那一份军人的使命,一个个忠勇的将士,就这样相继倒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传回京城后,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一众文武官员们义愤填膺,那股怒火仿若即将喷发的火山,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平日里总是温文尔雅、吟诗作画的文官们,此刻也涨红了脸,全然不顾形象,纷纷慷慨激昂地陈词,引经据典,痛斥朝鲜的不义之举,请求即刻发兵征伐朝鲜,以雪此耻,言辞之间满是悲愤与急切。

武将们更是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熊熊怒火,仿佛能将空气点燃,他们恨不得立刻跨上心爱的战马,挥舞寒光闪闪的利刃,如疾风般奔赴朝鲜半岛,将敌人斩于马下。

李奇静静地站在大殿中央,身姿如巍峨山岳,岿然不动,目光冷峻得仿若寒夜中最孤冷的星辰,他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五味杂陈。

他深知,朝鲜此番行径绝非偶然,若今日不加以惩戒,他日必引得他国纷纷效仿,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那大明辛苦打拼而来的安定局面,将再次陷入无尽的战乱与动荡之中,百姓又将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后患无穷。

李奇微微抬起头,目光如炬,缓缓扫视全场,那眼神仿若带着洞察一切的力量,能看穿众人的心思。

片刻之后,他沉声道:“本督决定,即刻筹备东征事宜,务必扬我大明国威,保我海外子民安宁。诸位当齐心协力,共赴此战!这一战,不仅是为了逝去的将士,更是为了大明的万世基业!”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钟般在大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间,坚定着他们的决心。

领命后的各级官员,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李奇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赴沿海军港,一路上,他骑在高头大马上,风在耳边呼啸,心中一刻不停地谋划着作战方略。抵达军港后,一幅千帆林立、气势恢宏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一艘艘战舰整齐排列在港口,仿若一头头沉睡的巨兽,正等待着被唤醒,去释放它们的洪荒之力。

他即刻召集兵团长胡有财、朱大超、海军总管梁家富等一众将领。

胡有财身形魁梧,率先快步上前,抱拳行礼,朗声道:“元帅,我麾下弟兄们听闻要征伐朝鲜,各个兴奋得嗷嗷直叫,摩拳擦掌,就等您一声令下,杀他个片甲不留!” 说罢,还挥舞了一下拳头,眼中满是斗志。

朱大超也不甘示弱,一个箭步跨出,上前一步,大声应和道:“末将的兵也绝非等闲之辈,平日里刻苦训练,就盼着能有建功立业的这一天,绝不拉稀摆带,定当奋勇杀敌,让朝鲜那帮小人知道我大明的厉害!”

李奇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微微点头:“好!即刻调遣水师精锐,各兵团、各师,迅速整军备战,不得有丝毫懈怠。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

一声令下,众人领命而去,如潮水般迅速散开。

筹备粮草物资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一辆辆装满粮草的大车、一箱箱崭新精良的兵器,在官道上络绎不绝地运往港口,扬起阵阵尘土。

工匠们日夜守在船坞,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他们日夜赶工,修缮战舰、精心打造兵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整个军港,仿若一座忙碌的蜂巢,所有人都为了这场即将到来的跨海远征齐心协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坚定。而李奇,独自站在港口的了望台上,海风呼啸着吹过,撩动他的发丝,他望着远方那海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海平面,目光坚定而深邃,仿若能穿透这茫茫大海,看到胜利的曙光。

他深知,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尊严与未来,不容有失。一场震撼东亚的跨海远征,即将在他的带领下,拉开帷幕。

京城的宫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阳光艰难地穿透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地上,映出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为这凝重氛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愈发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