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汉家天下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415 字 1个月前

于是,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一时间,朝堂之上,群臣忙碌,为大汉的未来谋划着。

萧何日夜操劳,整理律令,每一条律法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公正严明。韩信凭借着多年的征战经验,阐述着用兵之道,为大汉的军事定下基石。张苍则专注于度量衡的规定,确保国家的经济秩序有条不紊。叔孙通精心制定礼仪,让朝堂上下尊卑有序。陆贾奋笔疾书,讲述着历代兴衰之故,为大汉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刘邦独自在书房内,烛光摇曳。他面前摆放着一本本新制定的典籍,心中感慨万千。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大汉未来的希望,是他对百姓的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家初建,尚未平靖。为了重建战后的新秩序及安抚功臣,刘邦部分地恢复了封建,采取了郡国并行制。

韩信被封为楚王,前往淮北,都下邳。出发那日,韩信望着长安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曾经的战场厮杀,如今虽得封王,却也深知责任重大。

吴芮为长沙王,前往长沙,都临湘。彭越为梁王,奔赴梁地,都定陶。英布为淮南王,赶赴淮南,都六。臧荼为燕王,前往燕地,都蓟。张敖为赵王,前往赵地,都襄国。韩王信为韩王,前往晋地,都晋阳。

此外,还有超过一百三十人被封为列侯。

新立的汉王朝在刘邦的统治下初显生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隐患。诸侯国占据了大半江山,异姓诸侯王们在各自的封国内军政独立,宛如先秦列国割据,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统治。

同年十月,秋意萧瑟,凉风瑟瑟。燕王臧荼率先举起了反叛的大旗,他自恃兵强马壮,企图摆脱中央的控制。刘邦闻之,龙颜大怒,亲率大军征讨。

战鼓雷鸣,旌旗蔽日,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燕国进发。刘邦身披金甲,端坐于战车之上,目光坚定而冷峻。他深知,此役关乎着大汉王朝的未来,必须一举平定叛乱,以儆效尤。

燕军虽勇,但怎敌汉军的威武之师。几番激战下来,臧荼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燕王臧荼被汉军生擒,押解回长安。刘邦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了燕国之乱,改立自己的密友、太尉卢绾为燕王。他希望卢绾能忠心耿耿,守护好这片疆土。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王信在面对匈奴的侵扰时,心生怯意,竟叛逃至匈奴,寻求庇护。刘邦得知后,痛心疾首,大骂韩王信不忠不义。为了抵御匈奴,刘邦亲率大军北伐,却在白登山遭遇了匈奴的围困,险些丧命。

与此同时,赵国也传来了噩耗。赵王张敖,本是刘邦的女婿,但其部下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张敖受到牵连,被废为侯。刘邦对张敖的遭遇虽有怜悯,但国法无情,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不得不忍痛处置。

而在这一系列的动荡中,梁王彭越和淮阴侯韩信的命运更是令人唏嘘。

梁王彭越,战功赫赫,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猜忌日益加深,彭越也感到了不安。一次,彭越因小事被人诬告谋反,刘邦借机将其废为庶民,流放到蜀地。彭越在流放途中,遇到吕后,向她哭诉自己的冤屈。吕后表面上答应为他求情,将他带回了长安。但吕后却向刘邦进言,称彭越乃猛虎,若不斩草除根,必留后患。刘邦遂下令将彭越处死,并夷其三族。

淮阴侯韩信,这位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天才,在楚汉之争中为刘邦立下了不世之功。但他的赫赫战功和卓越才能也引起了刘邦的忌惮。刘邦先是夺去了他的兵权,将其降为淮阴侯。韩信心中愤懑不平,暗中与陈豨联络。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亲自率军平叛。吕后和萧何担心韩信在京城响应,便设计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随着一个个异姓诸侯王的倒下,大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刘邦的统治也逐渐稳固。但在这背后,却是无数的血与泪,权谋与争斗。

长安的宫殿中,刘邦独自坐在王座上,神色疲惫而凝重。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他不得不铲除那些可能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异姓诸侯王,但每一次的杀戮,都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

“陛下,保重龙体。”身边的太监轻声说道。

刘邦微微摆手,长叹一声:“朕虽稳固了江山,但这一路走来,失去的太多了。只愿后世子孙能明白朕的苦心,让大汉永享太平。”

华夏历2496年的秋天,萧瑟的风刮过广袤的大地,韩王信的军队被冒顿率领的匈奴大军重重包围。韩王信在绝境中,多次派遣使者向匈奴求和,以谋求一线生机。

远在长安的刘邦得知消息后,迅速派人带兵援救。然而,刘邦生性多疑,他怀疑韩王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大汉的不轨之心,于是派人加以责备。韩王信深知刘邦的猜忌和狠辣,心中恐惧被诛杀,一不做二不休,决定与匈奴共约攻汉,并献出了马邑投降于胡。

华夏历2497年初,寒冬的气息尚未消散,刘邦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征讨韩王信,大军士气高昂,一路旌旗蔽日。在铜鞮,汉军如猛虎下山,大破韩王信的军队,韩王信的残军狼狈逃窜。紧接着,在晋阳,汉军又一次击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胜利的捷报不断传向长安。

此时的刘邦,听闻匈奴军屯驻在代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战意,欲要一举击破匈奴。他先是派人前去侦察匈奴的虚实,连续派出的十数名使者回报,皆言匈奴兵弱,不堪一击,正是进攻的好时机。刘邦又派娄敬前往仔细侦察,然而未及娄敬归来,刘邦便已按捺不住,悉发汉军三十二万,浩浩荡荡地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娄敬归来后,心急如焚地指出匈奴有诈,万万不可轻易进兵。但此时的刘邦,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他亲率先头部队直奔平城,而步兵尚未全部跟到。

冒顿单于以其狡诈多谋,匿其精壮兵马,故意示弱,只为诱敌深入。当刘邦的军队进入圈套后,冒顿单于瞬间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四十万精骑如乌云般涌出,将刘邦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长达七日七夜。汉军内外联络中断,仿佛被世界遗忘,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被困的日子里,刘邦心急如焚,望着四周黑压压的匈奴兵马,心中懊悔不已。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刘邦采纳了陈平之计,派出使者携带重金贿赂单于之妻阏氏。阏氏在收下重礼后,在冒顿单于耳边吹起了枕边风,劝说单于解围。终于,冒顿单于解开了包围圈的一角,汉军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拼死突围,终于抵达平城与主力会合。

在撤退途中,刘邦采纳了夏侯婴的建议,全军戒备缓行,以防匈奴的追击。每一位士兵都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最终得以安全回朝。

经此一役,汉朝元气大伤,在国力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刘邦痛定思痛,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并开放双方关市。每年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等礼物,以换取短暂的和平,缓和匈奴对汉的侵扰。

华夏历2500年的九月,秋意渐浓,代国的上空却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代国相陈豨联合匈奴悍然兴兵叛乱,野心勃勃的他竟自封代王,妄图割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