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即使不在村子里,因有顾大昌之子顾家兴是顾文轩书童的缘故,顾文轩或多或是还是知道些情况。
但还是比不上这一天下午亲自听顾大昌所言,此时再有不解之处提出询问,经过顾大昌当面详细一禀明,他心里更有底了。
他再提了两件事还需要顾大昌安排之后,待顾大昌离开回作坊继续忙活张罗,顾二柱和周四顺也从外面回来了。
难得见老儿子/三姑爷在外书房,这刚从顾族长家回来的亲家俩人索性也不进内院,把老儿子/三姑爷给堵在外书房。
他们亲家俩人也不说是怎么在顾族长家“巧遇”上了,就问老儿子/三姑爷知不知今年整个村子人不怕挨冻了。
以往每年村里的人家最怕过冬,不等入冬就开始发愁一家子口粮和御寒衣物,还有人家住的茅草房四处透风的。
可今年不一样了,入秋的时候就有和作坊立下契书的布商运来染色不均的粗棉布细棉布和陈棉花。
秉着大家获利的心思,周半夏就以包圆货物的原价转让出大半的陈棉花和瑕疵布给有需求的村里人家。
这其中,原本六十文一斤的棉花因储存不当发黄,又进货量大的缘故便宜到四十文一斤都快被抢疯了。
即使是村子里原本最穷困的人家也因顾家尽一年来建作坊整理田地请人做工,或是打络子的手头宽松了都能买得起。
今年单单清河村就家家户户从老到幼都能穿上厚棉袄,盖上厚棉被,连茅草屋都少了,更不用说柴火。
靠山吃山。
勤快的人家,不单备好自家过冬柴火,还有余力进山砍柴直接送到作坊换钱,比送进城里卖柴还省事。
只要不糊弄人掺湿柴火,作坊那边从不为难乡里乡亲,反而因柴火要是拾掇齐整还一车多给两个铜板。
用他们家三丫的话来,厚道人合该有好报,要是不分好坏一律同等对待,谁乐意当厚道,好人都会变坏。
今儿午时,周四顺就不知周族长听谁说的亲家顾二柱在顾族长家喝酒来喊他一起去顾族长家坐一坐了。
之前两位刚退下来的老族长就在酒桌上好一顿的夸他亲家二人会生孩子,两个孩子也让他们两个老头子倍有面子。
然后呢?